【羊城晚报】律动广州与蓝色爵士投缘
为何一大波爵士音乐节接踵而至?
律动广州与蓝色爵士投缘
印象中,爵士乐离“十里洋场”的上海近,离南国花城广州远。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广州爵士音乐节自启动后,大大小小的爵士音乐节突然如雨后春笋,金秋羊城淹没在一波又一波的爵士浪潮里……
广州有爵士乐的精髓
星海音乐厅的战略运营总监杨震告诉记者,爵士乐特别适合广州。广州的城市性格是兼容并包,与爵士乐的无界融合不谋而合。他们不但期望把外面的大师请进来,还希望通过它展示我们本地的文化,为在广州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多提供一个交流与展示的平台。
杨震说,一下子出来这么多爵士节,说明看似不搭界,实际上有着很好的基础。就以广州最本土的艺术粤剧为例,开放、融合就是粤剧的传统。粤剧大师倪惠英曾提到,薛觉先在1938年就说粤剧要“融南北戏剧之精华,吸中西音乐而作曲”。因为开放,善于吸收,粤剧曲牌多达600多个,比其他剧种要丰富。粤剧伴奏里还有萨克斯风、小提琴等西洋乐器,都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吸收进去,如今已经不可或缺了!粤剧敞开心胸拥抱外来文化的传统,最能够说明广州开放的城市性格。
星海音乐学院教师、爵士音乐人王璁参加此次爵士节的音乐会,十五首歌曲都是全新创作的,听说其中的《人约黄昏后》,是用拉威尔的《帕凡舞曲》结合李白的《静夜思》,还有广东话童谣《月光光》!这么多南辕北辙的元素怎么和平共处?难道爵士乐没有任何框架和局限?
对此,王璁说,爵士乐有三个要素:节奏、和声和即兴。只要你想用这种节奏、这种和声的风格、这种即兴的走向,任何音乐都可以变成爵士。爵士乐发展到现在,已经有100多个品种和风格了,这就是兼容并蓄的成果。
杨震称,通俗地讲,“爵士是个筐,都可往里装”。比如京剧非常优秀,外国人新鲜劲过了,还是难以理解、欣赏的。但是如果把京剧元素放入爵士乐呢?懂了!这也是我们做爵士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让大家尽快认识到爵士节是一个国际化的平台,能够有效地向外界宣传自己,传播我们自己的文化。因为这种兼容性,现在不但摇滚、电子音乐,就算是世界音乐(民族音乐),很多也已经是在用爵士的方式创作了。可以说,爵士乐这十几年发展得非常快,并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把每年的4月30日定为世界爵士音乐日呢。
广州成为爵士乐的沃土
那么,与世界的发展比起来,中国乃至广州的爵士乐现状如何?
王璁还说,美国也是直到1968年才在新英格兰音乐学院设立了爵士乐专业。中国的爵士乐目前在国际上是非常有地位的。如去年爵士节罗宁融入京剧的《霸王别姬》,让西方观众惊叹中国的音乐原来是这么合适做爵士乐!所以说,虽然我们起步比较晚,其实差距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
广州则是从2000年星海音乐厅引入著名的古典音乐家、爵士乐作曲家温顿·马萨利斯的演出开始,如今星海音乐学院爵士乐专业已经有八届毕业生。爵士乐有教学基础、乐队、表演空间、音乐节、乐迷,还有跟国外的交流,富于连续性,可说已渐渐形成了一个界别。因为具有这样的基础,所以才能一下子冒出这么多个爵士音乐节,在今秋广州形成风潮。
文/羊城晚报记者 李红雨 何裕华
昨天,中东欧爵士音乐节总监访华团在北京路体验广式茶楼“点都德”
羊城晚报记者 林桂炎 摄
相关音乐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