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把爱人的名字化成音符和调性

舒曼与妻子克拉拉
开创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三大巨头(1810年生的肖邦和舒曼,1811年生的李斯特)中,舒曼的音乐最具有私人、自传性格。和另外两位不同,舒曼“只是”个作曲家,不是钢琴演奏家。他年轻时疯狂追求钢琴演奏技巧,自己发明了练习手指的机器,结果反而使手指受了无法复原的重伤,断送了作为演奏家的前途。
舒曼不会自己出面演奏,他的作品发表的管道,是老师的女儿、长年苦恋的对象、后来好不容易才得以成婚的妻子——克拉拉。
看一下舒曼的作品编号表:从第一号20岁发表的《Abbeg变奏曲》,到二十三号29岁发表的《夜曲》,清一色都是钢琴独奏作品。看起来他好像跟肖邦有着同样的偏执,只爱钢琴,其实不是。这段时间中,舒曼试过许多不同的创作类别,他的兴趣广泛,不只接触各种音乐形式,还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只发表钢琴独奏作品,是因为每一首作品都是他给克拉拉的情书。他专心爱着克拉拉,无法得到克拉拉让他很难做其他事,只有跟克拉拉明确相关的钢琴独奏曲的发表,才能带给他安慰与梦想。
1840年,在采取非常手段,跟过去的老师、未来的岳父对簿公堂后,舒曼终于能和克拉拉结合了。舒曼的幸福、欢乐马上蔓延到他的音乐里,他连续完成了多首歌曲,整个1840年,结合音乐与文学,歌颂自然、生命和爱情的歌曲,变成了舒曼的创作主力,同时他开始认真写作大型管弦乐曲。
此前的1838年,他幸运地从舒伯特的弟弟那里得到了舒伯特《伟大交响曲》的手稿,大受震撼与启发。1841年,自觉承袭了舒伯特的歌唱与和声风格,舒曼完成了第一号交响曲《春天》。是的,他正处于生命美丽的春天里。
创作《春天》的同时,舒曼写了一首钢琴和管弦乐团合奏的幻想曲——幻想曲的主题源自克拉拉的名字,以德文标记法的“C-L-A-R-A”化成音符。克拉拉的名字里有一个C、两个A,舒曼很容易就决定了这首曲子的调性——当然是a小调,因为a小调的关系调就是C大调。幻想曲完成,克拉拉试弹后,就鼓励舒曼将它予以扩充。舒曼又花了4年的幸福时光,反复琢磨这首几乎等于是他的“婚颂”的作品。整首曲子呈现了以小调带头、却由大调开阔结尾的自信、乐观、浪漫的情趣。
要称职演出这首曲子,独奏家和乐团必须能够领受久经压抑折磨后才得到的幸福,那种踊跃活力带动的特殊节奏与乐句变化。

相关音乐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