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家介绍
上海民族乐团优秀演奏家推荐人选简介:
王甫建 艺术总监/指挥

上海民族乐团团长、艺术总监,亦是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学院中国青年民族乐团艺术总监和常任指挥。他是当代中国民族器乐领域最出色、最具影响力的指挥家之一,对当代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他曾于1985年在北京指挥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率先推出民族音乐现代作品音乐会,首开民族乐队演奏现代作品之先河,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现代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期亦曾指挥演奏了谭盾等许多中国著名当代作曲家的交响乐及民乐作品音乐会,并与中央民族乐团、广播民族乐团等乐团合作,演出了许多极富挑战的现代作品音乐会。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应邀在海内外指挥当地乐团演奏了许多中国当代民族音乐作品,亦曾多次率团出访欧、美、亚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演出中国民族音乐专场音乐会并深入介绍中国音乐文化获得广泛的赞誉。与此同时,亦有许多如双琵琶协奏曲《断桥》、拉弦与弹拨乐《西江月》、古琴与乐队《听雪》等多类型的音乐创作,编配改编了许多民歌和民间乐曲,如《凤阳花鼓》、《欢乐歌》、《赶牲灵》等,均成为乐团的保留演奏曲目。
2005年应聘担任上海民族乐团团长及艺术总监以来,王甫建在乐团内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带领这支有着悠久历史的团队步入新的辉煌。在他“以创作带动演出,以创新推动发展”的理念推动下,上海民族乐团于2006年开创了自己的音乐演出季模式,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广受赞誉的大型民族音乐会,如《上海回响》、《锦绣中华》、《大音华章》等。其中《锦绣中华》音乐会代表上海获得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金奖剧目等十多类奖项。
张超

广东民族乐团青年打击乐演奏家,现为广东省打击乐学会常务理事。
自幼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12岁开始学习小鼓,马林巴琴。2003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附中,2006年进入西安音乐学院,在校期间跟随刘亚光教授,韩晓静老师学习打击乐专业。曾获上海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打击乐大赛马林巴专业组优秀奖,专业(组合)组二等奖,2009年第四届青少年打击乐大赛获专业(组合)组金奖。2011年加入广东民族乐团担任打击乐演奏员,并随团出访参加“2011台湾当代国乐节”,受到同行与观众的赞许。张超的打击乐基本功扎实,演奏技术全面,是一位极有发展前途的青年打击乐演奏家。
杨继文

广东民族乐团打击乐演奏家,1996年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师从黄唯生、陈佐辉老师,主修打击乐演奏专业,现为广东民族乐团打击乐声部长,中国民族打击乐学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打击乐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进入广东民族乐团工作以来,参加本团的大中小型演出数百场,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他的演奏擅于中西结合、轻重有致,且功底扎实、技术全面,极富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曾随团出访奥地利、德国、瑞士、比利时、捷克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广受好评。
许蓓

广东民族乐团青年打击乐演奏家,国家二级演奏员,现为广东省打击乐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打击乐、扬琴双专业。自幼喜爱音乐,十三岁进入西安音乐学院附中,2002年考入香港演艺学院音乐系,跟随打击乐大师阎学敏先生系统学习中国、西洋打击乐及中国民间戏曲的各种打击乐演奏技法,进入广东民族乐团后,又得到打击乐大师陈佐辉先生的悉心指导。许氏的专业基本功扎实,刚柔并济,其富有灵性的演奏技术使她的表演更具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曾多次随团出访欧洲及东南亚等国和港澳台地区。
唐一雯/柳琴

上海民族乐团柳琴演奏家唐一雯是当代中国民族器乐领域最为出色的优秀青年演奏家之一,亦是该专业演奏领域当前最具代表性的领先人才。 她的演奏基本功扎实,技术娴熟精湛,具有极强的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已是目前民族器乐表演领域引人注目的佼佼者。 唐一雯自幼学习于著名的上海音乐学院,并曾以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破格免试为硕士研究生,学生时期就以其在专业演奏领域的突出表现,开始在各类专业比赛中不断获得优异成绩。2005年即获“龙音杯”民族器乐比赛第一名;2007年获首届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奖赛金奖;2009年获国家教育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2010年获首届全国柳琴大赛专业组金奖;2012年获全国“文华奖”民族器乐比赛第一名。同时,作为青年演奏家曾多次出访德国、英国、西班牙、美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地,并经常应邀参加各类国际音乐节演出,和许多世界一流的音乐家或乐队合作,演奏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当代音乐作品。唐一雯的柳琴演奏不仅能给人以充分的演奏技艺欣赏和艺术享受,亦可感受到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当代发展在她的演奏中的美妙融合。进入上海民族乐团后,唐一雯已代表乐团多次出访,在许多重要音乐会上担任独奏,并已录制发行了个人《流行雨》、《经典民谣》等演奏专辑。
黄 丽 芬

土家族,广东歌舞剧院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青联委员。
2003年获全国“第四届中国民族歌曲演唱大奖赛”金奖,2004年出版个人专辑《永远是春天》,2005年成功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2006年获广东省音协及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颁发的“学会奖”及“原创歌曲十大金曲奖”,2007年获中国音协、广东音协、广东流协联合颁发的“新民歌成就奖”。 2008年被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评为“南粤名家”。主要声乐代表作有:《永远是春天》、《咏梅》、《我的老妈妈》、《万物归尘》等。
先后在湖北省艺术学校、武汉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系统地学习京剧表演艺术与民族声乐。有着扎实的声乐功底与表演能力,演唱风格独特,音色优美、可塑性强,能胜任戏曲、民歌、民族歌剧、民通等多种表演。表演声情并茂、歌路宽广,风格驾驭能力强。经过长期学习和实践,积极探索、博采众长,将民族、戏曲、通俗三种唱法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
曾领衔主演了多部京剧、川剧、黄梅戏、歌剧等剧作,主要代表作品有:在京剧《贵妃醉酒》中饰“贵妃”,在京剧《四郎探母》中饰“铁镜公主”;在七幕现代川剧《桃村新歌》中饰女主角“桃花”;在五幕古装川剧《借新娘》中饰女主角“莲儿”;在大型现代黄梅戏《银锁怨》中饰女主角“巧巧”,在音乐剧《抢亲》中饰女主角“九妹”;在歌剧《洪湖赤卫队》中饰女主角“韩英”等。曾为电视连续剧《危情姐妹》、《英雄花》演唱主题歌《谁与我同行》与《英雄花》等。多次被派遣和应邀出访欧美及东南亚等国进行文化艺术交流。
何佳丽

自幼随父学习打击乐,2001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附中,
2004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西安音乐学院管弦系,师从刘亚光教授。在校期间,参加本校交响乐团及民族乐团的排练演出,担任乐团定音鼓演奏员。 2006年获全国青少年打击乐比赛新秀奖专业组合二等奖,荣获西安音乐学院“先进个人”称号。2007年获亚洲地区雅马哈音乐奖学金和西安音乐学院“荣誉”奖学金。
2008年进入广东民族乐团担任打击乐演奏员,现为广东省打击乐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曾随团出访港澳台地区并参加“2011台湾当代国乐节”的演出,2012年经业务考核获聘为定音鼓声部首席。何佳丽的音乐功底深厚,演奏技术全面,在乐队中对音乐的把握准确,获得音乐总监、常任和客席指挥的赞赏,也曾得到媒体和观众的高度赞扬,是一位出色的青年打击乐演奏家。
付 娜——独奏演员

青年古筝演奏家,国家二级演奏员。九岁习琴,师承古筝名家温福泽先生,受到正规的音乐训练,并在学习期间于重庆器乐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最高奖项。199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并于1996年进入大学器乐系学习,得到当代古筝大师王中山先生的悉心指导,并获快速指序之真传。现为广东民族乐团古筝演奏员,曾应邀随团出访亚洲、欧洲等十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演出,2002年在广州成功举行个人独奏音乐会。付娜的演奏技巧娴熟,潇洒自如,音色优美,刚柔并济,既有传统筝艺的妙韵,又有现代气息之神风。
段皑皑/二胡
上海民族乐团二胡独奏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二胡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演艺工作联合会理事,西安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她是当代中国民族器乐领域不可多得的优秀演奏家之一,亦是该专业演奏领域极具影响力的领先人才。她的演奏细腻传神,自然流畅,表现深刻,感染力强。凭籍扎实的基本功,娴熟全面的演奏技巧,敏锐的音乐感觉,对作品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使其音乐表现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段皑皑自幼学习二胡,先后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学习,1993年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她曾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全国二胡比赛”等重要赛事上获得大奖,多次以独奏家身份与上海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香港中乐团、澳门中乐团、台湾国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等合作演出。应邀出访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在多部电影、电视剧、话剧、大型现代舞剧中担任二胡独奏、领奏。先后录制了大量的CD和多张个人专辑。2000年、2010年在上海音乐厅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段皑皑的二胡演奏不仅技巧纯熟、感染力强,更散发着一种多年舞台磨练沉淀而出的成熟的艺术光辉和动人的舞台魅力。作为上海民族乐团二胡独奏家,段皑皑多次在乐团的重要音乐会上担任独奏,并首演了多部委约新创作品,深受海内外专业人士的好评。
王甫建 艺术总监/指挥

上海民族乐团团长、艺术总监,亦是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学院中国青年民族乐团艺术总监和常任指挥。他是当代中国民族器乐领域最出色、最具影响力的指挥家之一,对当代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他曾于1985年在北京指挥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率先推出民族音乐现代作品音乐会,首开民族乐队演奏现代作品之先河,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现代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期亦曾指挥演奏了谭盾等许多中国著名当代作曲家的交响乐及民乐作品音乐会,并与中央民族乐团、广播民族乐团等乐团合作,演出了许多极富挑战的现代作品音乐会。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应邀在海内外指挥当地乐团演奏了许多中国当代民族音乐作品,亦曾多次率团出访欧、美、亚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演出中国民族音乐专场音乐会并深入介绍中国音乐文化获得广泛的赞誉。与此同时,亦有许多如双琵琶协奏曲《断桥》、拉弦与弹拨乐《西江月》、古琴与乐队《听雪》等多类型的音乐创作,编配改编了许多民歌和民间乐曲,如《凤阳花鼓》、《欢乐歌》、《赶牲灵》等,均成为乐团的保留演奏曲目。
2005年应聘担任上海民族乐团团长及艺术总监以来,王甫建在乐团内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带领这支有着悠久历史的团队步入新的辉煌。在他“以创作带动演出,以创新推动发展”的理念推动下,上海民族乐团于2006年开创了自己的音乐演出季模式,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广受赞誉的大型民族音乐会,如《上海回响》、《锦绣中华》、《大音华章》等。其中《锦绣中华》音乐会代表上海获得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金奖剧目等十多类奖项。
张超

广东民族乐团青年打击乐演奏家,现为广东省打击乐学会常务理事。
自幼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12岁开始学习小鼓,马林巴琴。2003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附中,2006年进入西安音乐学院,在校期间跟随刘亚光教授,韩晓静老师学习打击乐专业。曾获上海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打击乐大赛马林巴专业组优秀奖,专业(组合)组二等奖,2009年第四届青少年打击乐大赛获专业(组合)组金奖。2011年加入广东民族乐团担任打击乐演奏员,并随团出访参加“2011台湾当代国乐节”,受到同行与观众的赞许。张超的打击乐基本功扎实,演奏技术全面,是一位极有发展前途的青年打击乐演奏家。
杨继文

广东民族乐团打击乐演奏家,1996年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师从黄唯生、陈佐辉老师,主修打击乐演奏专业,现为广东民族乐团打击乐声部长,中国民族打击乐学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打击乐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进入广东民族乐团工作以来,参加本团的大中小型演出数百场,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他的演奏擅于中西结合、轻重有致,且功底扎实、技术全面,极富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曾随团出访奥地利、德国、瑞士、比利时、捷克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广受好评。
许蓓

广东民族乐团青年打击乐演奏家,国家二级演奏员,现为广东省打击乐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打击乐、扬琴双专业。自幼喜爱音乐,十三岁进入西安音乐学院附中,2002年考入香港演艺学院音乐系,跟随打击乐大师阎学敏先生系统学习中国、西洋打击乐及中国民间戏曲的各种打击乐演奏技法,进入广东民族乐团后,又得到打击乐大师陈佐辉先生的悉心指导。许氏的专业基本功扎实,刚柔并济,其富有灵性的演奏技术使她的表演更具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曾多次随团出访欧洲及东南亚等国和港澳台地区。
唐一雯/柳琴

上海民族乐团柳琴演奏家唐一雯是当代中国民族器乐领域最为出色的优秀青年演奏家之一,亦是该专业演奏领域当前最具代表性的领先人才。 她的演奏基本功扎实,技术娴熟精湛,具有极强的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已是目前民族器乐表演领域引人注目的佼佼者。 唐一雯自幼学习于著名的上海音乐学院,并曾以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破格免试为硕士研究生,学生时期就以其在专业演奏领域的突出表现,开始在各类专业比赛中不断获得优异成绩。2005年即获“龙音杯”民族器乐比赛第一名;2007年获首届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奖赛金奖;2009年获国家教育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2010年获首届全国柳琴大赛专业组金奖;2012年获全国“文华奖”民族器乐比赛第一名。同时,作为青年演奏家曾多次出访德国、英国、西班牙、美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地,并经常应邀参加各类国际音乐节演出,和许多世界一流的音乐家或乐队合作,演奏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当代音乐作品。唐一雯的柳琴演奏不仅能给人以充分的演奏技艺欣赏和艺术享受,亦可感受到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当代发展在她的演奏中的美妙融合。进入上海民族乐团后,唐一雯已代表乐团多次出访,在许多重要音乐会上担任独奏,并已录制发行了个人《流行雨》、《经典民谣》等演奏专辑。
黄 丽 芬

土家族,广东歌舞剧院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青联委员。
2003年获全国“第四届中国民族歌曲演唱大奖赛”金奖,2004年出版个人专辑《永远是春天》,2005年成功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2006年获广东省音协及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颁发的“学会奖”及“原创歌曲十大金曲奖”,2007年获中国音协、广东音协、广东流协联合颁发的“新民歌成就奖”。 2008年被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评为“南粤名家”。主要声乐代表作有:《永远是春天》、《咏梅》、《我的老妈妈》、《万物归尘》等。
先后在湖北省艺术学校、武汉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系统地学习京剧表演艺术与民族声乐。有着扎实的声乐功底与表演能力,演唱风格独特,音色优美、可塑性强,能胜任戏曲、民歌、民族歌剧、民通等多种表演。表演声情并茂、歌路宽广,风格驾驭能力强。经过长期学习和实践,积极探索、博采众长,将民族、戏曲、通俗三种唱法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
曾领衔主演了多部京剧、川剧、黄梅戏、歌剧等剧作,主要代表作品有:在京剧《贵妃醉酒》中饰“贵妃”,在京剧《四郎探母》中饰“铁镜公主”;在七幕现代川剧《桃村新歌》中饰女主角“桃花”;在五幕古装川剧《借新娘》中饰女主角“莲儿”;在大型现代黄梅戏《银锁怨》中饰女主角“巧巧”,在音乐剧《抢亲》中饰女主角“九妹”;在歌剧《洪湖赤卫队》中饰女主角“韩英”等。曾为电视连续剧《危情姐妹》、《英雄花》演唱主题歌《谁与我同行》与《英雄花》等。多次被派遣和应邀出访欧美及东南亚等国进行文化艺术交流。
何佳丽

自幼随父学习打击乐,2001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附中,
2004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西安音乐学院管弦系,师从刘亚光教授。在校期间,参加本校交响乐团及民族乐团的排练演出,担任乐团定音鼓演奏员。 2006年获全国青少年打击乐比赛新秀奖专业组合二等奖,荣获西安音乐学院“先进个人”称号。2007年获亚洲地区雅马哈音乐奖学金和西安音乐学院“荣誉”奖学金。
2008年进入广东民族乐团担任打击乐演奏员,现为广东省打击乐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曾随团出访港澳台地区并参加“2011台湾当代国乐节”的演出,2012年经业务考核获聘为定音鼓声部首席。何佳丽的音乐功底深厚,演奏技术全面,在乐队中对音乐的把握准确,获得音乐总监、常任和客席指挥的赞赏,也曾得到媒体和观众的高度赞扬,是一位出色的青年打击乐演奏家。
付 娜——独奏演员

青年古筝演奏家,国家二级演奏员。九岁习琴,师承古筝名家温福泽先生,受到正规的音乐训练,并在学习期间于重庆器乐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最高奖项。199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并于1996年进入大学器乐系学习,得到当代古筝大师王中山先生的悉心指导,并获快速指序之真传。现为广东民族乐团古筝演奏员,曾应邀随团出访亚洲、欧洲等十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演出,2002年在广州成功举行个人独奏音乐会。付娜的演奏技巧娴熟,潇洒自如,音色优美,刚柔并济,既有传统筝艺的妙韵,又有现代气息之神风。
段皑皑/二胡

上海民族乐团二胡独奏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二胡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演艺工作联合会理事,西安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她是当代中国民族器乐领域不可多得的优秀演奏家之一,亦是该专业演奏领域极具影响力的领先人才。她的演奏细腻传神,自然流畅,表现深刻,感染力强。凭籍扎实的基本功,娴熟全面的演奏技巧,敏锐的音乐感觉,对作品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使其音乐表现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段皑皑自幼学习二胡,先后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学习,1993年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她曾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全国二胡比赛”等重要赛事上获得大奖,多次以独奏家身份与上海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香港中乐团、澳门中乐团、台湾国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等合作演出。应邀出访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在多部电影、电视剧、话剧、大型现代舞剧中担任二胡独奏、领奏。先后录制了大量的CD和多张个人专辑。2000年、2010年在上海音乐厅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段皑皑的二胡演奏不仅技巧纯熟、感染力强,更散发着一种多年舞台磨练沉淀而出的成熟的艺术光辉和动人的舞台魅力。作为上海民族乐团二胡独奏家,段皑皑多次在乐团的重要音乐会上担任独奏,并首演了多部委约新创作品,深受海内外专业人士的好评。

相关音乐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