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乐之乡客风·出水莲——广东汉乐音乐会

客家人有着刻苦耐劳、勇于开拓进取的优良传统。民风淳朴,崇尚文化、教育和艺术,蔚为一种风气。客家人不管祖籍在国内哪个省区,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都珍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珍视古朴优雅的汉乐声。如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就是汉乐特别兴盛的地方,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广东大埔县最早的县志称:“埔之在潮弦诵媲邹鲁”。以后各时期的县志亦以“家诵户弦” (家家都有读书声、户户都有和弦索)来称赞大埔的民风民俗。近百余年间仅大埔一县境内就有近百间弦馆(乐社合奏汉乐的场所),许多乡镇村落“和弦索”(演奏汉乐)、闹八音、唱汉曲、演汉剧活动十分普遍,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了下来。汉乐伴随着客家先民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今天汉乐更成为了客家人民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每逢闲暇、喜庆、节日、大埔县城随处可闻丝管和鸣、弦箫鼓乐、八音吹唱。家庭乐社的娱乐活动更是频繁,自娱娱人不亦乐乎!有一定规模、达到较高水平的乐社有十余间之多。县里还成立了汉乐研究会,建起了汉乐音乐厅。汉乐普及、兴盛的情形由此可见一斑。大埔县从清代至今,涌现出大量的汉乐名家,例如:何育斋、饶托生、饶从举、罗九香、罗琏、李德礼、饶宁新、罗德栽等等。
2004年,大埔县被广东省文化厅正式授予“汉乐之乡”的荣誉称号。

相关音乐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