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开课了!在音乐的陪伴中,特需孩子流动青少年不再胆怯
3月中旬,音乐陪伴计划 “走进校园”系列在广州的三所结对学校——南沙区启慧学校、花都区狮岭镇冯村初级中学和海珠区东风村第二小学,课程全面启动。





以音乐为媒介
特需孩子能力成长了

“Hello!hello!你好吗,我们一起来玩游戏……”随着一首欢乐的《你好歌》,广州市南沙区启慧学校的12位特需孩子和7位家长开启了一场期待已久的“音乐陪伴之旅”。

“音乐像是一艘资源丰富的小船,给人们带来许多魔法。”带领这趟“音乐陪伴之旅”的是音乐陪伴计划特邀导师郑哲佳和彭成霖,“在一定的理念支持和设计下,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来帮助孩子们练习他们需要的能力,也给孩子和家长提供了一个更加包容和支持的空间。”

据了解,这12位学生主要是自闭症、智力障碍孩子。在音乐里,老师、孩子们、家长坐在地板上围成一圈,唱着有趣的动物歌谣,一起模拟动物的声音和动作。

唱到“一只小蜘蛛努力往上爬”,大家用手指在地板上做出蜘蛛爬行的姿态,唱到“有的喜欢游泳,有的喜欢奔跑”,孩子们欢快地舞动手臂,又做出跑步的姿势,当唱到“你快快跟着我”,孩子们乐坏了,更加无拘无束地舞动起来……

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和孩子一起站到圈圈中间,参与到音乐互动中,有的妈妈舞姿好看,有的爸爸不擅长舞动,肢体僵硬,也没有人发现和介意,只是在音乐里乐成一团。南沙启慧学校的部分老师也参加了这一次音乐陪伴活动。

观摩了整个课程的学校负责人表示,导师非常专业,孩子们受益匪浅,相信经过一年的课程学习,孩子们的身心一定会有很大的变化和成长。

“学校成立特需孩子、家长和老师们的融合艺术团,不仅是为了孩子们能通过音乐途径融洽身心成长,这样的课程,同时也是老师和家长们十分需要的。他们常年面对特需孩子们的教育挑战,身心压力都比较巨大,参加这样的课程,可以得到很好的疏解,让家校、亲子之间都能建立积极有效的沟通和链接。”该负责人说。

在音乐的世界里
孩子们不再胆怯

盼望了几个月,音乐陪伴计划的特邀导师们如约而至。自从听说音乐陪伴计划即将走进校园,花都区狮岭镇冯村初级中学的孩子们,就充满了期待。

校长黄咏梅介绍,学校18个班只有两位音乐老师,艺术类的教育一直相对匮乏,“我们这里被称作‘音乐的沙漠地带’,你们能来,真的是雪中送炭。”

来给孩子们上课的三位导师,吴楚穗、彭成霖、郑哲佳也从孩子们协助搬运乐器的配合和有序中,感受到大家的渴盼。“来之前,我们还略有点忐忑,也许孩子们不一定感兴趣,看到他们的状态,我们心里也稳了”,郑哲佳说。

课上,30名孩子围成两圈,又切分成几个小组,老师或站在圆心,或随机加入某个小组,跟大家打成一片。这种环绕式的教学,立刻就让孩子们感受到距离的拉近。

“我们希望带给孩子平等的观念,希望在活动中关注到每一个人”,吴楚穗说。不过,毕竟是第一次接触,孩子们一开始有点放不开,敲鼓的时候轻轻一点,声音小得可怜。导师们就自己先嗨起来,带着大家一边打,一边留出两个拍子说台词。一会大喊对方的名字,一会说些俏皮话,很快,大家就在笑声中消除了“戒备”。

“出乎我的意料,没想到这帮孩子这么放得开!”在一旁观摩的教导处副主任骆老师感叹道。花都区狮岭镇是皮革皮具小工业的集散地,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这里聚集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口。学校的学生中,七成以上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黄咏梅介绍,在德育、智育几个板块中,美育一直处于板块的最低一端。在针对学生的音乐能力测评中,学生的达标率为15%左右,远低于广州市区20%左右的水平。通过一系列持续的课程,导师们将带孩子们认识摇滚、波萨诺瓦、探戈等8种不同的音乐风格,透过音乐风格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和历史。

据悉,除了以上两所音乐陪伴计划“走进校园”今年新增的结对学校,早在2019年就进驻的海珠区东风村第二小学,也是音乐陪伴计划长期的结对学校。去年因疫情受到影响的课程,今年3月全面重启。音乐陪伴计划特邀TNS助教老师彭远、刘翠玉,为孩子们带来生动、活泼同时融入英语教育的音乐戏剧课程。

把音乐带到孩子们身边之外,在今年的音乐陪伴计划“走进音乐厅”系列中,孩子们也将来到音乐厅,获得参加工作坊、聆听音乐会的机会。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符畅
原文链接:开课了!在音乐的陪伴中,特需孩子流动青少年不再胆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