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广州秋季“最重磅”音乐会来了!



10月10日、11日在广州的科隆西德广播交响乐团这两场演出的意义非凡,不仅即将拉开该乐团中国巡演的序幕,乐团排出来的曲目是令人震惊又折服——这是史上第一支德国乐团在中国上演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为此,星海音乐厅还在大堂的“乐读空间”开设了“勃拉姆斯主题书展”,让观众在书海中畅游音乐,寻找大师的足迹。

如何将古典与浪漫融合,是摆在当时那个时代音乐家们面前的一道课题,而勃拉姆斯所创作的四部交响曲或许可以成为适宜的回答。多少年来,勃拉姆斯一直享有“音乐哲人”的盛誉,在指挥时,作为指挥家必须花大量时间去读谱子,毕竟里面内容丰富、结构宏大;而作为欣赏者可以提前查阅一些资料文献,了解更多背景知识,也能发现许多作曲家的“小秘密”。

可以说,勃拉姆斯的生活经历极为平淡,既没有莫扎特式的传奇,也没有贝多芬、柴科夫斯基式的强烈个性特征;他的作品内容虽然那么丰富,却又始终有些显得“晦涩”——缺乏明确动人的主题。那么,究竟是什么内容深深吸引着我们?一个像勃拉姆斯那样生活平淡安逸的人,其作品何以能够具有伟岸的力量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在音乐会即将上演之际,我们来聊聊这些音乐背后的故事。


演奏者艺高人胆大?

此前只有柏林爱乐尝试过


勃拉姆斯是音乐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是德奥乐派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无论是从事音乐的人士,还是音乐爱好者,都是没办法绕开的一个单元。

此次指挥萨拉斯特在聊及勃拉姆斯和本次巡演时提到,在交响曲创作方面他是贝多芬的继承者,同时他有着个性化的音乐语言,“他在音乐形式方面保持着古典风格,同时又传递出浪漫的音乐信息。现代人内心很复杂,而勃拉姆斯能够同时表现乐观和悲观的情绪,现代人欣赏勃拉姆斯音乐会很有体会。”

这一次科隆西德广播交响乐团演奏勃拉姆斯全集可谓一次“古典音乐界大事件”,即便在德国也没有一次性演出勃拉姆斯全集的经历。正如林大叶、景焕和张列三位指挥家所言,勃拉姆斯是一位“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例如,他的《第一号交响曲》从22岁开始创作,完成时已经43岁,一个作品写了20多年真是很少见。“我听说勃拉姆斯烧过很多不满意的作品,其实里面应该有不少优秀作品。这样一位完美主义者,历时这么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写出来的交响曲,被称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由严谨的德国人演绎出来,想到这里,我就不禁心向往之。”景焕说。

正因为如此,勃拉姆斯的交响曲演奏难度很大,国际上许多指挥比赛都将其作为规定曲目。据悉,景焕2013年参加全国指挥比赛时,决赛时就是指挥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在指挥勃拉姆斯交响曲时,作为指挥家,必须花大量时间去读谱子,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结构宏大;除了读谱子,还要查阅许多资料文献,了解更多背景知识。”

同样的,一位指挥家想要能够指挥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必须要成为勃拉姆斯的专家。“在德国等欧洲国家,经常有乐团会上演某位作曲家的交响曲全集,例如贝多芬全集、马勒全集等,毕竟有这样的古典音乐欣赏基础,但在中国就很少有机会,特别是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印象中只有柏林爱乐乐团演过。”在景焕看来,“这辈子很难再有第二次了”。

指挥萨拉斯特来中国演出过多次,在他看来,“现在和30年前相比,中国音乐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乐迷也很热情,当然,如星海音乐厅这样的演出场所的乐迷会更专业一点。”想必,这也是他和乐团敢于在广州上演这位大师作品全集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近几年,不少世界知名的欧美交响乐团在星海音乐厅亮相时,观众们都会发现其中有亚洲人,甚至中国音乐家。科隆西德广播交响乐团里的亚洲脸孔也不少,而且有一位来自中国安徽的女“副首席”吴晔,她曾跟随柏林爱乐乐团首席小提琴家学习,自2014年起担任科隆西德广播交响乐团副首席,可谓是这次演出的另一个“惊喜”。



音乐家到底有多“闷骚”?

43岁才写出《第一交响曲》


在德国音乐史上,三位姓氏以B开头的作曲家构成了德国音乐的伟大传统,分别是被誉为“欧洲古典音乐之父”的J.S.巴赫;集海顿和莫扎特之前音乐之大成,开整个浪漫主义音乐之先河的贝多芬以及捍卫了贝多芬之前德奥艺术性(或称为“严肃音乐”)音乐伟大传统,用最保守的传统音乐形式表达了最浪漫情怀的勃拉姆斯。

很多人觉得勃拉姆斯的音乐充满了“闷骚”,这并不是在嘲笑勃拉姆斯和他的音乐,而是用风趣的词语准确地定义了勃拉姆斯音乐的气质。多年来,勃拉姆斯一直享有“艰深”作曲家和音乐哲人的盛誉。因为太过淡定而执着的态度,勃拉姆斯的一生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慢!

他24岁才开始变声期,到28岁才将床头玩具——几个锡兵摆设收起;暗恋舒曼妻子克拉拉两年,到了照顾对方起居饮食的地步仍只敢用敬称“您”互相问候;35岁创作《德意志安魂曲》方始成名;用15年时间,到43岁才写出第一交响曲……但他无疑是位不知妥协的作曲家,而且还有毫不妥协的个性。勃拉姆斯清楚自己是怎样一种人,他说过:“别人想做什么随他去好了,我管不着。只是经常有人提醒我是个很难相处的人。我已经习惯了听别人这么说,并且自己担着这个恶名。”他严厉、脾气坏、容易动怒,极端敏感、愤世嫉俗,不过,所有勃拉姆斯的传记作家都一致说,“在他粗暴生硬的外表下面藏着一颗金子般的心。”

虽然以“英雄”和浪漫时代的标准看来,勃拉姆斯的经历和情感实在太没有“色彩”了:他的出身、所受教育和成名史都那样不值一提,只是因为舒曼的扶助才得以出头;他循规蹈矩,连每次吸烟以前,都一定要征得在座妇女的同意。所以,对习惯于将作品的史诗性与作者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联系在一起的听众而言,勃拉姆斯可能真是一个“谜”。

指挥林大叶是勃拉姆斯的超级“粉丝”,他说:“他的音乐极深沉,极具内涵,显示了德国的绅士风范,可以说是音乐家中的思想家。”如果说,贝多芬音乐体现的大多是对自古以来人类生命意志的自觉和张扬,那么勃拉姆斯显然就是以一种更谦逊的哲思在感知和表现人类与命运、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在他的音乐中,命运不再是无情无义,而永远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伴侣。



如何欣赏“克制的浓烈”?

像“谈恋爱”一样去听它


勃拉姆斯的音乐到底适合什么人听?有人说,当“愤青”失态时,听巴赫;当对生活的未来失望时,听贝多芬;当需要点自怜与温情时,听听勃拉姆斯吧。勃拉姆斯的音乐,充满了对生命本原的深深自省,实际表现的就是一个人每天的真实自我——自己面对自己时的一切。

虽然演奏勃拉姆斯的作品技巧性很高,但并不意味着很难听懂。如何去听?那就是用谈恋爱的方式去接触和认识勃拉姆斯的音乐,从相知、相识、到相爱,一遍遍去听,如同你追求一个人一样,直到把对方打动为止。很多人都会将勃拉姆斯的交响曲拿来与贝多芬作对比,毋庸置疑,《c小调第一交响曲》构思、悲壮的戏剧性,以及套曲乐章间的统一构划、末乐章主部主题出现的方式、乐思在尾声中的进一步展开等方面,都与贝多芬的交响曲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怡然自得的《D大调第二交响曲》有着特有的田园风格,一生没有成家的勃拉姆斯对家庭有深深的眷恋,还有极为明智的克制,这种“双重真挚”的特征成为他作品的基本天性,音乐史家曾经把勃拉姆斯称为“最成功的中产阶级作曲家”。《F大调第三交响曲》雄浑的气势常被人们拿来与贝多芬第三号“英雄”相提并论,《e小调第四交响曲》则具有明显的悲剧色彩,充满暮年情怀的深思内省性格。虽然从形式上看,乐曲大量运用对位和模仿技法及教会调式等,散发出浓郁的古典气息,然而就作品反映的情感特征而言,却在以微妙、恍惚、欲言又止的情愫诠释着充满矛盾的精神世界,正如他所说:“激情不是人身上自然拥有的东西,从来都是例外或者畸形。”

此次在广州上演的勃拉姆斯的这四首交响曲虽然各自独立,但是又有着内在联系,恰好契合了一部交响曲的四个乐章的风格。林大叶谈这四部作品时说,勃一就像第一乐章,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勃二就像第二乐章一样,有着如歌的、抒情的情调;而勃三,刚好就像谐谑曲一样,起到转折的作用,它的结尾是弱收的,似乎预示着一种延续性;勃四有一种胜利的情绪,起着总结性的作用,“这四部交响曲组成了庞大的交响联曲,就好比金庸的武侠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虽然各自是独立的小说,但是小说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和延续性。”

在面对这样一次难得的“音乐大餐”的时候,观众最好能提前了解一下勃拉姆斯的背景资料、音乐特色等,有条件的观众最好能够提前听一下录音。例如《第一交响曲》的乐思就来自他的恩师舒曼和克拉拉,当然还有贝多芬。“大家如果有了解勃拉姆斯的生平和情感,相信在听他的音乐时会感受到他内心的这种深沉、内敛和深刻的爱。品尝勃拉姆斯的音乐,就像品尝浓浓的咖啡,越品越有味。所以,我在现场聆听的时候,我会着重留意他们的风格控制和音响概念。”林大叶介绍说。

南方日报记者 周豫
相关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