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他千百《度》——马友友与广州交响乐团音乐会
星海音乐厅十五周年庆典音乐会重头戏之一,马友友与广州交响乐团音乐会于11月6日在星海音乐厅上演。他将与广州交响乐团联袂演出作曲家赵麟为马友友创作的协奏曲《度》,万众瞩目的大提琴家马友友深受广州乐迷的喜爱,本次是他第二次于星海音乐厅的舞台演出,将再度创作一票难求的盛况。

众里寻他千百“度”
协奏曲《度》由上海交响乐团主导,联合中国爱乐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委约青年作曲家赵麟为马友友所作,在国内首度开启了以三大乐团联合委约,国际级演奏大师领衔首演的合作模式。作曲家赵麟介绍,《度》取材玄奘所著的《大唐西域记》,记录了玄奘取经从苦难、彷徨到归于平静的历程,也有“普度众生”的意思,三个乐章相、喜、悟,从不同角度演绎了玄奘求真的艰难与坚韧。在他看来,大提琴和笙,一个是西洋乐器,一个是中国民乐,两者的融汇,本身就像一条丝绸之路,连接着东西方的文化。所以,在作品中,他将这两种看似没有关联的乐器,巧妙地混搭在了一起,“作为古代庙堂祭祀的乐器,笙飘摇、空灵的特质最能演绎音乐中的神性,而大提琴则代表人性,没有一种乐器比大提琴更适合表现人的情感”。

“笙琴合作”老友相聚
在马友友看来,此次合作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再度与老友相聚:指挥余隆被他视为“实际年龄比我小,但看上去像我的大哥”;作曲家赵麟、笙演奏家吴彤,一直是他新丝绸之路乐团的合作伙伴,后者与马友友合作的《快乐》专辑,还曾在2010年获得第52届格莱美最佳古典跨界专辑奖。

“在音乐里,最重要的就是信任,没有信任就没有音乐。这次和朋友们在一起合作,我很感动。”马友友告诉记者,《度》的诞生,源于一次朋友间的聚会,“有一天,吴彤、赵麟、余隆坐在一起,他们说能不能给大提、笙做个曲子?结果,赵麟就真的写了”。

学玄奘,寻找内心看见的东西
两年前,赵麟开始着手创作《度》,他坦言,光是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自己就读了整整一年,“我想找到一种精神,为什么玄奘如此执着去印度寻找真经?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面对心灵受苦,仍然要普度众生,这种对理想的执着精神,放到现在,也是大家要去寻找的”。

对此,马友友很有感触,“玄奘一个人离开家十几年,去找自己内心看见的东西。《度》引导我们在脑子里回到以前的年代,给我们一种同感,了解那个人的思想,那个时代的思想”。在他看来,将最复杂的思想变成最简单的“话”——音乐,这是赵麟的《度》最值得称道的地方,“音乐不是看技巧有多伟大,而是它达到我们心里看到的东西”。

“音乐不是比赛,不是要比出谁第一,谁第二,音乐是达成一种同感,通过这种同感,了解全球的人是怎么想的。”马友友说,特别希望今晚的演出,能让观众们在内心接收到这种同感,“不仅在脑子里记得这些旋 律,还能和别人有所沟通,如此一来,人与人之间,世界与世界之间,就有了桥梁,文化就变成一种‘活’的文化。”有意思的是,说到这里,马友友特地向记者展示了记事本上的两句话,那是余隆教他的中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音乐会详情
相关音乐会
2025年5月
S
M
T
W
T
F
S
       
5
7
12
13
14
15
19
21
22
26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