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日报】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古典乐“玩疯了”?
手机铃声变奏鸣曲 小提琴家跳踢踏舞
普通观众印象中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古典音乐开始走群众路线了。从9月26日开始,广州演出市场将陆续推出一批另类、风趣、颠覆常人想象的古典音乐秀。届时端庄典雅的古典音乐将卸下正襟危坐的面具,露出平易近人的微笑,含情脉脉拥抱观众。莫扎特、迈克尔•杰克逊将“同台”跨界联袂演出;演奏家将手脚并用,边跳踢踏舞边拉小提琴;而手机铃声也能被临场作为正式曲目。古典音乐能这么玩吗?是创新还是亵渎?

现象:古典音乐能有多“疯”?
古典音乐能有多“疯”?9月26日将在蓓蕾剧院演出的波兰莫扎特弦乐四剑客可以提供一个佐证。他们的第二小提琴手可以在舞台上秀起太空步。《我心永恒》将与古典音乐同台亮相。维瓦尔第的《四季》可以变成赛车场的主题音乐。而“莫扎特”能变身西部牛仔,跳起《古典style》。
10月13日,将在星海音乐厅演出的“古典音乐骇客”在疯狂程度也是当仁不让。他们可以把现场观众不合时宜的手机铃声当由头,来一段手机奏鸣曲。他们可以把莫扎特的弦乐四重奏与电影007的配乐融为一体。他们曾与交响乐团合作时,恶搞著名的《大河之舞》,现场所有小提琴家都跳起了爱尔兰踢踏舞。
演奏家回应质疑:离经叛道?我们只是复古

面对这种另类演出,记者独家专访了古典音乐骇客。两人称自己的做法“不是玩弄古典音乐,而是呈现音乐中的快乐和趣味。”他们并非“古典音乐的改革者,而只是回到了过去。”
组合中的小提琴家阿里克斯•伊古德斯曼称,两人都曾就读于英国的梅纽因音乐学校。这所学校怪才出没,许多学生都天赋异禀。“整个校园的气氛,都被梅纽因开明开放的精神所影响。在这里我们学会了正确演奏古典音乐,同时学校也鼓励我们在演奏古典音乐时要具有创造性。古典音乐是如此丰富、精彩,但似乎当代的古典音乐会没能吸引到更多的观众。因此我们想找出一种方法让更多人来听古典音乐会。我们想去除古典音乐的灰尘,展现它的光辉、快乐、还有趣味,让它尽可能有趣。”
因此他们选择以融合古典音乐、喜剧、流行文化的双人秀方式来演绎古典音乐,这让组合大获成功。国外媒体称他们的演出视频在网络上“病毒一样”传播。他们到世界各地演出,到过的国家和地区伊古德斯曼都数不过来了,他幽默地说:“你干脆问我们没有去过哪些国家。”他们曾用英语、德语、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俄罗斯语、韩语、甚至粤语方言演出,今年演出达80场,像传统古典音乐的演奏一样,他们在歌剧院和音乐厅演出。
好评伴随着质疑,“离经叛道”之类的批评不时传出,组合的另一位成员钢琴家朱铉基对此颇不认同,“为什么古典音乐现代的呈现方式要那么拘谨、严肃?没有人敢说话,甚至咳嗽也不行?古典音乐原本并不是这样的。在19世纪许多古典音乐作曲大师还在世的时候,古典音乐是令人放松,给人以娱乐的。我们想找到一个方法改变古典音乐欣赏的模式,让更多人能接触到非常精彩美妙的古典音乐。有人说我们俩是古典音乐的改革者,其实不然,我们只是回到过去,我们是复古。”
两人都是作曲家,将古典音乐进行匪夷所思的改编、融合、甚至写出原创的作品是他们都具备的能力。朱铉基称自己的音乐表演和演奏纯音乐作品别无二致,但某些元素却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无论严肃还是搞笑,严谨地进行演奏还是故意把它搞砸,投入的精力和感情都是一样的。甚至耗费更大工夫。”
朱铉基笑称,“假如我们跟同行一样,生活会过得容易得多。”除了演奏,他们还要在舞台上“蹦蹦跳跳接近两个小时,目的就是给观众带来欢乐”。
伊古德斯曼则认为,他们的演出并没有舍弃古典音乐的核心本质,“虽然我们有时融入了流行文化的元素,但是我们所演奏的音乐仍然保持着古典音乐作品中的内涵”。
面对质疑,朱铉基自信满满地说:“我们现在得到的反响都是正面的,人们非常理解我们,他们知道,我们不是在玩弄音乐,而是呈现音乐中的快乐和趣味。”
业内人士不抗拒:此类探索就像汽车厂家造概念车
对于古典乐的另类玩法,广州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林大叶大加赞赏,他称包括幽默化在内的做法都是为了使之更亲民,而亲民“才是交响乐未来寻求生存发展的必然之路。”
林大叶称,交响乐从诞生起就处在象牙塔尖。后来逐渐从皇宫走向音乐厅,走向普罗大众。“只是交响乐长期的运作方式,天然让人产生距离感,觉得它深奥、高端,艰涩难懂。但交响乐应该是全民享受的艺术财富。”
2010年,广州交响乐团曾试与周立波合作,实现古典音乐与脱口秀的联姻。当年那场演出“有人笑得前仰后合,有人提前离场”,甚至有古典乐迷发出“糟蹋交响乐”的尖锐批评。巨大的争议反倒让林大叶很满意,“我认为艺术最好的结果是争议,而不是一边倒的赞扬或批评。例如《春之祭》,当年一出来,有人觉得是毁了交响乐,有人觉得是交响乐的里程碑。面对争议,不用争辩,经过时间,作品站起来了,存活了,自然可以站在高处回答那些批评者。”不过那次尝试之后,广交再未出手,林大叶称这并非因有质疑而收手不干,而是在酝酿需求突破。
在国外,交响乐的跨界探索早已遍地开花。国际顶级的柏林爱乐曾与德国蝎子乐队合作。古典音乐骇客也称,全世界有不少与自己类似的组合和演员“如有用摇滚方式来演绎古典音乐的组合,他们通常能吸引许许多多观众,甚至把体育馆都坐满了。”
在林大叶看来,包括幽默化的交响乐探索就像概念车,“任何一次车展,都会有一款概念车,概念车永远招致争议,这就是概念存在的意义。幽默化的交响乐就是一个概念品牌,推出来后不一定能马上量产,未来市场成熟后,也许它就会成为常规演出。就像现在街上的奔驰,其实以前就是概念车。”
对于批评的声音,林大叶称:“欢迎理性、负责的批评,不要谩骂。但如果扼杀这种尝试,实际是对交响乐探索热情的扼杀,久而久之我们就没有原创的东西了。”
观众泾渭分明:别玷污古典乐VS还音乐自由
针对包括幽默化在内的古典音乐新颖演奏方式,自然有不同意见涌现。网友Clarinet_磊称,“曾经有人试图去改变古典音乐,把古典音乐大众化、现代化,让更多人能去接受古典音乐,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不是去推广古典音乐,而是玷污古典音乐,无论在演奏风格还是作品的配器,只要你把作品的风格化、时代化改变的话,那就不能叫做古典音乐了,这样的音乐也只能昙花一现。”
网友埃叻宅则称,“音乐何需懂?好的音乐就会有人接受,好的音乐是建立在好听,而且发自作曲者内心的东西,让任何一个人都能接受,都觉得好,这叫好的音乐,所以最好的音乐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不能死搬教条,音乐是自由的,没有条条框框,因为那样才自然、更自由。”
在线购票
普通观众印象中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古典音乐开始走群众路线了。从9月26日开始,广州演出市场将陆续推出一批另类、风趣、颠覆常人想象的古典音乐秀。届时端庄典雅的古典音乐将卸下正襟危坐的面具,露出平易近人的微笑,含情脉脉拥抱观众。莫扎特、迈克尔•杰克逊将“同台”跨界联袂演出;演奏家将手脚并用,边跳踢踏舞边拉小提琴;而手机铃声也能被临场作为正式曲目。古典音乐能这么玩吗?是创新还是亵渎?

现象:古典音乐能有多“疯”?
古典音乐能有多“疯”?9月26日将在蓓蕾剧院演出的波兰莫扎特弦乐四剑客可以提供一个佐证。他们的第二小提琴手可以在舞台上秀起太空步。《我心永恒》将与古典音乐同台亮相。维瓦尔第的《四季》可以变成赛车场的主题音乐。而“莫扎特”能变身西部牛仔,跳起《古典style》。
10月13日,将在星海音乐厅演出的“古典音乐骇客”在疯狂程度也是当仁不让。他们可以把现场观众不合时宜的手机铃声当由头,来一段手机奏鸣曲。他们可以把莫扎特的弦乐四重奏与电影007的配乐融为一体。他们曾与交响乐团合作时,恶搞著名的《大河之舞》,现场所有小提琴家都跳起了爱尔兰踢踏舞。
演奏家回应质疑:离经叛道?我们只是复古

面对这种另类演出,记者独家专访了古典音乐骇客。两人称自己的做法“不是玩弄古典音乐,而是呈现音乐中的快乐和趣味。”他们并非“古典音乐的改革者,而只是回到了过去。”
组合中的小提琴家阿里克斯•伊古德斯曼称,两人都曾就读于英国的梅纽因音乐学校。这所学校怪才出没,许多学生都天赋异禀。“整个校园的气氛,都被梅纽因开明开放的精神所影响。在这里我们学会了正确演奏古典音乐,同时学校也鼓励我们在演奏古典音乐时要具有创造性。古典音乐是如此丰富、精彩,但似乎当代的古典音乐会没能吸引到更多的观众。因此我们想找出一种方法让更多人来听古典音乐会。我们想去除古典音乐的灰尘,展现它的光辉、快乐、还有趣味,让它尽可能有趣。”
因此他们选择以融合古典音乐、喜剧、流行文化的双人秀方式来演绎古典音乐,这让组合大获成功。国外媒体称他们的演出视频在网络上“病毒一样”传播。他们到世界各地演出,到过的国家和地区伊古德斯曼都数不过来了,他幽默地说:“你干脆问我们没有去过哪些国家。”他们曾用英语、德语、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俄罗斯语、韩语、甚至粤语方言演出,今年演出达80场,像传统古典音乐的演奏一样,他们在歌剧院和音乐厅演出。
好评伴随着质疑,“离经叛道”之类的批评不时传出,组合的另一位成员钢琴家朱铉基对此颇不认同,“为什么古典音乐现代的呈现方式要那么拘谨、严肃?没有人敢说话,甚至咳嗽也不行?古典音乐原本并不是这样的。在19世纪许多古典音乐作曲大师还在世的时候,古典音乐是令人放松,给人以娱乐的。我们想找到一个方法改变古典音乐欣赏的模式,让更多人能接触到非常精彩美妙的古典音乐。有人说我们俩是古典音乐的改革者,其实不然,我们只是回到过去,我们是复古。”
两人都是作曲家,将古典音乐进行匪夷所思的改编、融合、甚至写出原创的作品是他们都具备的能力。朱铉基称自己的音乐表演和演奏纯音乐作品别无二致,但某些元素却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无论严肃还是搞笑,严谨地进行演奏还是故意把它搞砸,投入的精力和感情都是一样的。甚至耗费更大工夫。”
朱铉基笑称,“假如我们跟同行一样,生活会过得容易得多。”除了演奏,他们还要在舞台上“蹦蹦跳跳接近两个小时,目的就是给观众带来欢乐”。
伊古德斯曼则认为,他们的演出并没有舍弃古典音乐的核心本质,“虽然我们有时融入了流行文化的元素,但是我们所演奏的音乐仍然保持着古典音乐作品中的内涵”。
面对质疑,朱铉基自信满满地说:“我们现在得到的反响都是正面的,人们非常理解我们,他们知道,我们不是在玩弄音乐,而是呈现音乐中的快乐和趣味。”
业内人士不抗拒:此类探索就像汽车厂家造概念车
对于古典乐的另类玩法,广州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林大叶大加赞赏,他称包括幽默化在内的做法都是为了使之更亲民,而亲民“才是交响乐未来寻求生存发展的必然之路。”
林大叶称,交响乐从诞生起就处在象牙塔尖。后来逐渐从皇宫走向音乐厅,走向普罗大众。“只是交响乐长期的运作方式,天然让人产生距离感,觉得它深奥、高端,艰涩难懂。但交响乐应该是全民享受的艺术财富。”
2010年,广州交响乐团曾试与周立波合作,实现古典音乐与脱口秀的联姻。当年那场演出“有人笑得前仰后合,有人提前离场”,甚至有古典乐迷发出“糟蹋交响乐”的尖锐批评。巨大的争议反倒让林大叶很满意,“我认为艺术最好的结果是争议,而不是一边倒的赞扬或批评。例如《春之祭》,当年一出来,有人觉得是毁了交响乐,有人觉得是交响乐的里程碑。面对争议,不用争辩,经过时间,作品站起来了,存活了,自然可以站在高处回答那些批评者。”不过那次尝试之后,广交再未出手,林大叶称这并非因有质疑而收手不干,而是在酝酿需求突破。
在国外,交响乐的跨界探索早已遍地开花。国际顶级的柏林爱乐曾与德国蝎子乐队合作。古典音乐骇客也称,全世界有不少与自己类似的组合和演员“如有用摇滚方式来演绎古典音乐的组合,他们通常能吸引许许多多观众,甚至把体育馆都坐满了。”
在林大叶看来,包括幽默化的交响乐探索就像概念车,“任何一次车展,都会有一款概念车,概念车永远招致争议,这就是概念存在的意义。幽默化的交响乐就是一个概念品牌,推出来后不一定能马上量产,未来市场成熟后,也许它就会成为常规演出。就像现在街上的奔驰,其实以前就是概念车。”
对于批评的声音,林大叶称:“欢迎理性、负责的批评,不要谩骂。但如果扼杀这种尝试,实际是对交响乐探索热情的扼杀,久而久之我们就没有原创的东西了。”
观众泾渭分明:别玷污古典乐VS还音乐自由
针对包括幽默化在内的古典音乐新颖演奏方式,自然有不同意见涌现。网友Clarinet_磊称,“曾经有人试图去改变古典音乐,把古典音乐大众化、现代化,让更多人能去接受古典音乐,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不是去推广古典音乐,而是玷污古典音乐,无论在演奏风格还是作品的配器,只要你把作品的风格化、时代化改变的话,那就不能叫做古典音乐了,这样的音乐也只能昙花一现。”
网友埃叻宅则称,“音乐何需懂?好的音乐就会有人接受,好的音乐是建立在好听,而且发自作曲者内心的东西,让任何一个人都能接受,都觉得好,这叫好的音乐,所以最好的音乐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不能死搬教条,音乐是自由的,没有条条框框,因为那样才自然、更自由。”
在线购票

相关音乐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