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星海音乐厅迎15岁生日,剑指“大音乐”制高点来源:新快报 4月26日 记者:陈煜堃 图:许韬







  自1998年落成至今,星海音乐厅一直被业界公认是国内音响效果最好的音乐厅。那么,在今年迎来15岁生日的星海音乐厅,一路走来到底给广州观众带来了什么?未来又将迈出怎样的步子?

  “星海音乐厅就等同于广州古典音乐的‘桥头堡’,毫无疑问这也几乎成了每一位广州观众对它的深刻印象。事实上,星海音乐厅如今的定位是——这里属于最好的声音、最美的音乐!”日前,广东星海演艺集团副总裁、星海音乐厅主任刘莹接受新快报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逐渐在“转型”的星海音乐厅,有意朝英国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这一实现音乐多元化的典范看齐,以在“大音乐”范畴的制高点作为自身发展的方向。

  一座音乐厅能改变一个城市

  从无到有,星海音乐厅的存在,可以说是大大提高了广州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幸福指数”。

  “如果要数古典音乐在中国有较好群众基础的城市,广州肯定是其中之一,而这就跟音乐厅的存在有直接的关系。有了它,才有越来越多优秀的乐团、音乐家和作品与羊城观众见面的机会,这对受众群体的培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它也是广州交响乐团、广东民族乐团等一批本土高雅音乐的生产团体的重要阵地,相互推动并得以迅速成长。”在刘莹看来,一座音乐厅能改变一个城市,因为它给市民带来了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体现和提升了整个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在这样的前提下,15年来星海音乐厅始终坚持走惠民路线,并且在政府的支持下,让一年下来演出项目的整体票价低于广州演出市场的平均水平。刘莹告诉记者,当我们在说文化惠民这一概念时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最简单的是降低门槛,通过低廉的票价乃至免费的形式给市民带来一些普及性的节目,但低成本的投入自然就限制了其艺术水平;在另一个层面上的“惠民”,给到大家的就不仅仅是基本权益了,而是以一个大多数人能承受的价格带来更高水平的节目,虽然它看起来不便宜,但绝对是物超所值。“这也是星海音乐厅存在的意义,我们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家,而是一个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所以必须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以多样化的节目来回馈市民。”

  目标站上“大音乐”的制高点

  说到星海音乐厅,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它被看成了广州古典音乐的旗舰品牌。然而,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近年来歌剧、民谣、爵士、流行乐等各种音乐元素频频出现在星海舞台之上,难道说星海音乐厅这是要“转型”了?

  “是的,这是对星海音乐厅定位的一个战略考虑。”刘莹表示,毫无疑问古典音乐将始终作为星海音乐厅的拳头产品,但并不意味着在音乐样式的选择上会单一化,“我们的音响效果至今仍是国内最好的,这也得到了很多在此演出过的国内外音乐家的一致认可,这么好的一个舞台,自然有助于各种音乐样式得以更好的呈现,所以应该充分去体现其包容性。我认为,这里属于最好的声音、最美的音乐!”

  的确,经过15年的市场培育,广州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古典音乐受众群体。如果星海音乐厅的舞台表现和音乐样式能够更加多样化,无疑也使得其受众进一步扩大,譬如久石让交响化的动漫音乐、宋思衡从人气日剧《交响情人梦》汲取灵感的钢琴音乐会等一些跨界尝试,就吸引了很多年轻人走进音乐厅。对于当中一些未曾接触过或是并不喜欢古典音乐的观众来讲,这些音乐会却让他们从一种自己熟悉且热爱的生活方式中意外收获到一次与古典音乐的美妙邂逅,而谁又敢说他们不会因此而爱上古典音乐?“这样的‘转型’,并非降低身段去迎合市场,而是有目的地去引导、去培育市场,让更多人因为各自喜爱的音乐类型而走进音乐厅,享受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刘莹告诉记者,英国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就是音乐多元化的典范,自维多利亚女王在1871年为音乐厅开幕后,它每年举办超过350个演出,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顶尖艺术家及包括古典、流行、摇滚、歌剧、颁奖典礼在内的各种音乐盛会,“这正是我们未来的方向和目标,让星海音乐厅站上一个大音乐范畴的制高点。”

  广州观众的成长让外国名家惊讶

  “当前古典音乐在中国的发展正处于一个显著的上升态势,相反欧美市场则逐渐萎缩,所以出现了近年国外名团名家扎堆来华的一个现象。以往想联系上这些明星大腕的经纪人都十分费劲,而今倒成了对方经纪人主动找上门来的局面,这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给观众呈上更好、更适合的节目。”记者从刘莹口中得知,目前星海音乐厅登记在册的会员人数已有近十万人,而在三年前,实际的会员人数仅有三千余人。

  一个良好氛围的大环境,一个音乐样式渐趋多元化的正确定位,让星海音乐厅和广州观众一同成长。“广州观众欣赏水平的提升非常明显,我们接触到的很多外国乐团和指挥都对此赞不绝口,至少这在中国范围以内是数一数二的。”刘莹表示,事实上音乐家与观众之间是存在着台上台下的一个互动关系,观众对他们音乐呈现的认同与回应,他们完全是第一时间就感受到的,“譬如上个月瑞士韦尔比耶音乐节室内乐团带来相对另类的双‘四季’,直至演出后乐团的首席小提琴依旧很兴奋,当时脚上就穿着一只鞋的他甚至不顾形象地从休息室奔出朝我大夸观众素质高。尽管当晚上座率比不上北京、上海,但观众的表现着实让他们感到惊讶且备受鼓舞,也忘我地接二连三送上返场曲目,整场演出的氛围特别棒。”

  此外,随着观众的欣赏水平越来越高,他们对产品质量也越来越有要求。“如今有不少观众的眼光越发‘毒辣’了,像4月28日的马泽尔与慕尼黑爱乐一场,票房同事跟我反映说有观众购票时就是奔着座位去的,也不管是便宜还是贵。理由是,他们觉得根据本场‘重头戏’——《春之祭》的特点,想要更好的欣赏效果就不能坐太前。”刘莹笑言,由此不难看出,目前广州古典音乐受众群体的水平,至少已经从人们印象中的“普及阶段”迈进了“初级阶段”,逐渐对乐团、曲目有了各自相应的要求和选择。
2024年5月
S
M
T
W
T
F
S
     
6
7
8
9
13
14
20
21
22
23
27
28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