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宁峰,“高龄”帕格尼尼金奖得主
2012年6月9日晚8点,宁峰将与广州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布鲁赫小提琴作品《苏格兰幻想曲》。近期,《三联生活周刊》对宁峰做了采访,让我们一同走近宁峰的音乐世界。
作曲家简介:马克斯-布鲁赫 (Max Bruch,1838-1920),德国作曲家。他特别喜欢德国民歌,对其有很深的研究,并运用到他的创作中去。他的作品虽然非常浪漫,但实际上却继承了德国音乐的传统。他的作品曲调悠扬,满怀热情,曲式具有德国式的严谨,又奔放自然的效果;既遵循传统,又给人以美丽淳朴听感。他留下的作品有交响曲、协奏曲、歌剧、清唱剧、室内乐等作品。但其中最著名的是: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和为小提琴和乐队而作的《苏格兰幻想曲》。这首幻想曲的全名是《自由运用苏格兰旋律的小提琴与乐队和竖琴的幻想曲》,题献给萨拉萨蒂。由萨拉萨蒂独奏,1880年9月首演于汉堡巴赫音乐节。
核心提示:采访宁峰,更多是为了想了解他的音乐修养,不是为了他的传奇故事。不过,这种传奇,也是构成他的音乐修养的部分。
宁峰有不少传奇故事:1999年在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学习的时候,大师梅纽因听了他的小提琴演奏,非常欣赏,在去世前5天给他写了推荐信,这也是大师去世前最后一封信件;2003年,他在皇家音乐学院学习5年后,成为该学院200年历史上第一个毕业音乐会上全体老师给予满分的学生。尽管宁峰自己解释,当时的场面有“开玩笑”的性质,但事后获得的“皇家音乐学院会员封号”可以证明学院对他的承认。
2006年,25岁的宁峰成为帕格尼尼金奖得主。
三联生活周刊:与不少东方音乐家踏入西方,受到大师青睐的经历相似,你也受到过梅纽因的青眼,能不能谈谈这段经历?
宁峰:那是1999年初,梅纽因来英国皇家学院参加大师班,上下午各听3个学生演奏,我记得是“巴赫作品大师班”,演奏时间很长,我排在上午最后一个,演奏的是巴赫的《恰空舞曲》。前面同学演奏完都快两小时了,他年纪很大,谁都没想到在我演奏完之后他会上台来拥抱我,说“几乎和他想象得一样完美”。当时我就很感动。
几天后,他的德国基金会举办庆典音乐会,我被邀请。后来,我们申请奖学金,需要有人推荐,我的导师告诉我,为什么不试试找大师呢?我不带多少指望地给他的秘书写了封信。结果3月8日,我们系的秘书很神秘地交给我一个东西,原来是大师的回复,整个音乐学院都为此事而兴奋。信上面写道:“他的演奏深深地打动了我。他的音乐天赋与才能将使他的前途一片光明。”
三联生活周刊:你的传奇故事很多,听说你是皇家音乐学院第一个满分毕业的学生?
宁峰:那次有偶然性。我们的毕业演奏会,我也是最后一个上场的,同学都来捧场,独奏了一个小时后,同学还在起哄,不让我下台,谢幕谢了几次,我记得拉了《卡门幻想曲》,然后是帕格尼尼,最后几个评委一商量,100分吧,要不那晚上就被同学哄死了。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很多琴童都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学习音乐的,可是你却是在成都长大的,那里的音乐教育情况如何?我听说你的导师胡帷民第一次见到你,觉得你虽然是个小胖子,但是手很灵活,是这样吗?
宁峰:我是1981年出生的,我父亲是个文艺爱好者,他开始没有按照提琴家的方向培养我,但是他有个好处,让我无论学什么都得认真学。我小拇指短,我的启蒙老师是歌舞团的文有信老师,他觉得我的手确实有问题,拉着拉着就没有特别认真,在成都这种二线城市,似乎当演奏家是个很遥远的梦。我们家也没有门路,经常是我亮出手来,老师就说,这个孩子我教不了。
考音乐学院附中的时候,我的成绩也不好,7个孩子我排第五。胡老师现在已经80岁了,不过他觉得我的手虽然胖,但是演奏起来灵活。根据我的不足,他按照国际标准给我积累曲目,磨炼基本功,扩大我的音乐面,技巧性作品和经典作品都有练习。他是中国音乐教育的真正权威,我到英国后也是跟着他的儿子胡坤继续学习,我得帕格尼尼金奖的时候,他特别得意。
我的另一个音乐机缘来自听唱片,当时成都卖正版唱片的地方少得可怜。即使有,我家里也买不起,后来碰到了现在的荷兰古典音乐频道中国代表苏立华,他那时候在成都管唱片销售,他看我那么小整天待在唱片店,很好奇。知道我的情况后,就把他自己的唱片借给我,或者把店里的唱片拆掉包装纸,借我听了再还回来,我就这样完成了我的音乐启蒙。明白了大师们是怎么处理各种音色的。
三联生活周刊:你好像一直参加各种比赛,并且获得了许多奖项,25岁还参加了帕格尼尼,这些比赛的作用何在?
宁峰:我初中二年级参加全国比赛,没得什么奖,1997年在日本参加比赛得了奖。当时他们让我去日本学习,有和小泽征尔同台演出的机会,可是我没去,去了伦敦,跟小胡老师(胡坤)继续学习,因为我缺乏演奏的实践经验,所以胡老师也很鼓励我去参加各种比赛。等于说是在小胡老师的训练下,我开始了精细加工自己的过程。
比赛肯定会碰到种种挫折,可是从学生变成演奏员,或者演奏家,需要经历各种临场的考验,我每次比赛都心里默念,这等于请专业老师来挑自己的错,没什么不好,要是你能历经各种小舞台上的考验,那以后任何大舞台都不会害怕。这也是我25岁还去参加帕格尼尼的原因。因为年纪的缘故,当时也真觉得不比这次,以后就不会再参加了。
当时主要的竞争对手是迪蕾的一位韩国学生,可是她最后表现得不够好,剩下的20岁不到的很多对手在音乐表现力上不如我,最后我拿到了金奖。我给小胡老师电话,告诉他我没给他丢脸,我是他第二个得帕格尼尼奖的学生。
三联生活周刊:评价一下你现在出版的唱片,我看到介绍,你在许多专业唱片公司录了唱片,在录制的时候,曲目是如何确定的?更适应市场的需求还是适合自己的趣味?
宁峰:我觉得自己比较幸运,录音公司不会因为商业原因而干涉我的曲目选择。就目前来说,我选择录音的作品大都还是“体力活”,也就是小提琴的硬技术都不简单的作品。比如说以前的帕格尼尼专辑和无伴奏作品专辑。
现在选择这类作品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希望让听众听到传统炫技类作品,如帕格尼尼,同样可以演奏得非常音乐化,富于歌唱性;二是这类作品对生理机能要求很高,不可能一辈子都拉,所以就趁自己年轻把它们先录下来。
上个月我刚刚又录完了一张20世纪的小提琴独奏奏鸣曲,包括巴托克、普罗科菲耶夫和亨德米特的无伴奏奏鸣曲,其中巴托克的无伴奏奏鸣曲是小提琴文献中最难的作品之一。今后几年中我还会继续把经典的无伴奏作品都录了,包括帕格尼尼的24首随想曲、伊萨伊的奏鸣曲,当然还有巴赫。
三联生活周刊:你自己提到,你最欣赏奥依斯特拉赫,你最欣赏他的什么?对音乐的理解?有人觉得,在音乐表现力上你一直在模仿他,或者他在别的地方让你心动?在技术上,很多人评价奥依斯特拉赫并非最好,你是如何看待他这点的?
宁峰:奥依斯特拉赫是我最喜爱的小提琴家,因为他的人生经历,音乐个性都是那种在平凡中的伟大。他的发音,音乐处理,不像海菲茨那样咄咄逼人,不像青少年梅纽因那样才华横溢,不像弗朗西斯卡蒂那样高贵华丽,也不像格吕米欧那样风度翩翩。但是奥依斯特拉赫厚重、宽广,用某种平凡表达出最伟大的音乐。这里面有对艺术的尊重,我就羡慕他,到那么大年纪还能拉琴。我在想,不知自己能不能做到八九十岁的时候,拉出来的声音还能入耳。
从小提琴技术上讲,奥依斯特拉赫可能的确不属于最辉煌的技艺大师,但他的技术是绝对能驾驭所有经典小提琴曲目的。对于我自己来说,如果有人说我的演奏像某某大师,我不会感到高兴,但是如果有人说像奥依斯特拉赫,我会很自豪,因为这种平凡(不论是音乐还是人生)就是我所追求的。我在俄罗斯跟斯皮瓦科夫和俄罗斯国家爱乐乐团演出过,他和乐队经理都跟我说过,我拉琴让他们联想到了当年奥依斯特拉赫,他们都是苏联时期跟奥依斯特拉赫亲身接触过的人(当然那时他们还是莫斯科音乐学院的学生)。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一种肯定。
三联生活周刊:知道你收藏了很多唱片,你刚说过小时候没钱买唱片,现在肯定情况不一样了,能不能讲讲你的收藏经历?现在唱片中弦乐居多吗?听说你比较喜欢经典录音,能不能谈谈一些老录音对你的影响?
宁峰:我搜集的唱片的确很多,因为自己搞弦乐,唱片当然以弦乐为主。尤其是1930年以前的老唱片,我对历史录音特别感兴趣。之所以如此,是我觉得,100年前的人思维方式不太一样,他们对音乐的处理肯定也不一样。
19世纪初期的音乐家的演奏个性迥异,他们的处理也大相径庭。这些处理方式很多已经不符合21世纪的古典音乐审美标准,但能给我很多启迪。就好像100年前的无声电影,不管从演员表演方式还是摄影技术,都跟现在有太大的差别,但是不论是普通观众还是专业电影人,还是可以从很多经典的无声黑白电影中找到感悟,得到灵感。
三联生活周刊:你一直提到要尽量按照原著去演奏,而不仿照别的音乐家的演绎,那么,你理解的原著与别的音乐家有分歧怎么办?
宁峰:古典音乐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乐器为音乐服务,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这类伟大作曲家的作品都属于这类。另一类是音乐为乐器服务,比如帕格尼尼的小提琴作品。尊重原著是对第一类作品处理的第一原则(至少现在是),决定自己怎样演奏这类作品的根据就是乐谱,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对乐谱版本的选择要很仔细的原因。当然,每人对原著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好比同一个重音标记,同一个强弱标记,具体到处理的时候肯定人与人都不一样,但这都是非原则性的分歧,是不会影响到相互的欣赏和合作的。
三联生活周刊:谈谈未来几年内你最渴望演奏的作品。
宁峰:我现在基本把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的经典小提琴作品都演奏过了,接下来希望能够更多演奏一些20世纪的作品和比较偏门的乐曲,拓宽曲目量。
作曲家简介:马克斯-布鲁赫 (Max Bruch,1838-1920),德国作曲家。他特别喜欢德国民歌,对其有很深的研究,并运用到他的创作中去。他的作品虽然非常浪漫,但实际上却继承了德国音乐的传统。他的作品曲调悠扬,满怀热情,曲式具有德国式的严谨,又奔放自然的效果;既遵循传统,又给人以美丽淳朴听感。他留下的作品有交响曲、协奏曲、歌剧、清唱剧、室内乐等作品。但其中最著名的是: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和为小提琴和乐队而作的《苏格兰幻想曲》。这首幻想曲的全名是《自由运用苏格兰旋律的小提琴与乐队和竖琴的幻想曲》,题献给萨拉萨蒂。由萨拉萨蒂独奏,1880年9月首演于汉堡巴赫音乐节。
核心提示:采访宁峰,更多是为了想了解他的音乐修养,不是为了他的传奇故事。不过,这种传奇,也是构成他的音乐修养的部分。
宁峰有不少传奇故事:1999年在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学习的时候,大师梅纽因听了他的小提琴演奏,非常欣赏,在去世前5天给他写了推荐信,这也是大师去世前最后一封信件;2003年,他在皇家音乐学院学习5年后,成为该学院200年历史上第一个毕业音乐会上全体老师给予满分的学生。尽管宁峰自己解释,当时的场面有“开玩笑”的性质,但事后获得的“皇家音乐学院会员封号”可以证明学院对他的承认。
2006年,25岁的宁峰成为帕格尼尼金奖得主。
三联生活周刊:与不少东方音乐家踏入西方,受到大师青睐的经历相似,你也受到过梅纽因的青眼,能不能谈谈这段经历?
宁峰:那是1999年初,梅纽因来英国皇家学院参加大师班,上下午各听3个学生演奏,我记得是“巴赫作品大师班”,演奏时间很长,我排在上午最后一个,演奏的是巴赫的《恰空舞曲》。前面同学演奏完都快两小时了,他年纪很大,谁都没想到在我演奏完之后他会上台来拥抱我,说“几乎和他想象得一样完美”。当时我就很感动。
几天后,他的德国基金会举办庆典音乐会,我被邀请。后来,我们申请奖学金,需要有人推荐,我的导师告诉我,为什么不试试找大师呢?我不带多少指望地给他的秘书写了封信。结果3月8日,我们系的秘书很神秘地交给我一个东西,原来是大师的回复,整个音乐学院都为此事而兴奋。信上面写道:“他的演奏深深地打动了我。他的音乐天赋与才能将使他的前途一片光明。”
三联生活周刊:你的传奇故事很多,听说你是皇家音乐学院第一个满分毕业的学生?
宁峰:那次有偶然性。我们的毕业演奏会,我也是最后一个上场的,同学都来捧场,独奏了一个小时后,同学还在起哄,不让我下台,谢幕谢了几次,我记得拉了《卡门幻想曲》,然后是帕格尼尼,最后几个评委一商量,100分吧,要不那晚上就被同学哄死了。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很多琴童都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学习音乐的,可是你却是在成都长大的,那里的音乐教育情况如何?我听说你的导师胡帷民第一次见到你,觉得你虽然是个小胖子,但是手很灵活,是这样吗?
宁峰:我是1981年出生的,我父亲是个文艺爱好者,他开始没有按照提琴家的方向培养我,但是他有个好处,让我无论学什么都得认真学。我小拇指短,我的启蒙老师是歌舞团的文有信老师,他觉得我的手确实有问题,拉着拉着就没有特别认真,在成都这种二线城市,似乎当演奏家是个很遥远的梦。我们家也没有门路,经常是我亮出手来,老师就说,这个孩子我教不了。
考音乐学院附中的时候,我的成绩也不好,7个孩子我排第五。胡老师现在已经80岁了,不过他觉得我的手虽然胖,但是演奏起来灵活。根据我的不足,他按照国际标准给我积累曲目,磨炼基本功,扩大我的音乐面,技巧性作品和经典作品都有练习。他是中国音乐教育的真正权威,我到英国后也是跟着他的儿子胡坤继续学习,我得帕格尼尼金奖的时候,他特别得意。
我的另一个音乐机缘来自听唱片,当时成都卖正版唱片的地方少得可怜。即使有,我家里也买不起,后来碰到了现在的荷兰古典音乐频道中国代表苏立华,他那时候在成都管唱片销售,他看我那么小整天待在唱片店,很好奇。知道我的情况后,就把他自己的唱片借给我,或者把店里的唱片拆掉包装纸,借我听了再还回来,我就这样完成了我的音乐启蒙。明白了大师们是怎么处理各种音色的。
三联生活周刊:你好像一直参加各种比赛,并且获得了许多奖项,25岁还参加了帕格尼尼,这些比赛的作用何在?
宁峰:我初中二年级参加全国比赛,没得什么奖,1997年在日本参加比赛得了奖。当时他们让我去日本学习,有和小泽征尔同台演出的机会,可是我没去,去了伦敦,跟小胡老师(胡坤)继续学习,因为我缺乏演奏的实践经验,所以胡老师也很鼓励我去参加各种比赛。等于说是在小胡老师的训练下,我开始了精细加工自己的过程。
比赛肯定会碰到种种挫折,可是从学生变成演奏员,或者演奏家,需要经历各种临场的考验,我每次比赛都心里默念,这等于请专业老师来挑自己的错,没什么不好,要是你能历经各种小舞台上的考验,那以后任何大舞台都不会害怕。这也是我25岁还去参加帕格尼尼的原因。因为年纪的缘故,当时也真觉得不比这次,以后就不会再参加了。
当时主要的竞争对手是迪蕾的一位韩国学生,可是她最后表现得不够好,剩下的20岁不到的很多对手在音乐表现力上不如我,最后我拿到了金奖。我给小胡老师电话,告诉他我没给他丢脸,我是他第二个得帕格尼尼奖的学生。
三联生活周刊:评价一下你现在出版的唱片,我看到介绍,你在许多专业唱片公司录了唱片,在录制的时候,曲目是如何确定的?更适应市场的需求还是适合自己的趣味?
宁峰:我觉得自己比较幸运,录音公司不会因为商业原因而干涉我的曲目选择。就目前来说,我选择录音的作品大都还是“体力活”,也就是小提琴的硬技术都不简单的作品。比如说以前的帕格尼尼专辑和无伴奏作品专辑。
现在选择这类作品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希望让听众听到传统炫技类作品,如帕格尼尼,同样可以演奏得非常音乐化,富于歌唱性;二是这类作品对生理机能要求很高,不可能一辈子都拉,所以就趁自己年轻把它们先录下来。
上个月我刚刚又录完了一张20世纪的小提琴独奏奏鸣曲,包括巴托克、普罗科菲耶夫和亨德米特的无伴奏奏鸣曲,其中巴托克的无伴奏奏鸣曲是小提琴文献中最难的作品之一。今后几年中我还会继续把经典的无伴奏作品都录了,包括帕格尼尼的24首随想曲、伊萨伊的奏鸣曲,当然还有巴赫。
三联生活周刊:你自己提到,你最欣赏奥依斯特拉赫,你最欣赏他的什么?对音乐的理解?有人觉得,在音乐表现力上你一直在模仿他,或者他在别的地方让你心动?在技术上,很多人评价奥依斯特拉赫并非最好,你是如何看待他这点的?
宁峰:奥依斯特拉赫是我最喜爱的小提琴家,因为他的人生经历,音乐个性都是那种在平凡中的伟大。他的发音,音乐处理,不像海菲茨那样咄咄逼人,不像青少年梅纽因那样才华横溢,不像弗朗西斯卡蒂那样高贵华丽,也不像格吕米欧那样风度翩翩。但是奥依斯特拉赫厚重、宽广,用某种平凡表达出最伟大的音乐。这里面有对艺术的尊重,我就羡慕他,到那么大年纪还能拉琴。我在想,不知自己能不能做到八九十岁的时候,拉出来的声音还能入耳。
从小提琴技术上讲,奥依斯特拉赫可能的确不属于最辉煌的技艺大师,但他的技术是绝对能驾驭所有经典小提琴曲目的。对于我自己来说,如果有人说我的演奏像某某大师,我不会感到高兴,但是如果有人说像奥依斯特拉赫,我会很自豪,因为这种平凡(不论是音乐还是人生)就是我所追求的。我在俄罗斯跟斯皮瓦科夫和俄罗斯国家爱乐乐团演出过,他和乐队经理都跟我说过,我拉琴让他们联想到了当年奥依斯特拉赫,他们都是苏联时期跟奥依斯特拉赫亲身接触过的人(当然那时他们还是莫斯科音乐学院的学生)。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一种肯定。
三联生活周刊:知道你收藏了很多唱片,你刚说过小时候没钱买唱片,现在肯定情况不一样了,能不能讲讲你的收藏经历?现在唱片中弦乐居多吗?听说你比较喜欢经典录音,能不能谈谈一些老录音对你的影响?
宁峰:我搜集的唱片的确很多,因为自己搞弦乐,唱片当然以弦乐为主。尤其是1930年以前的老唱片,我对历史录音特别感兴趣。之所以如此,是我觉得,100年前的人思维方式不太一样,他们对音乐的处理肯定也不一样。
19世纪初期的音乐家的演奏个性迥异,他们的处理也大相径庭。这些处理方式很多已经不符合21世纪的古典音乐审美标准,但能给我很多启迪。就好像100年前的无声电影,不管从演员表演方式还是摄影技术,都跟现在有太大的差别,但是不论是普通观众还是专业电影人,还是可以从很多经典的无声黑白电影中找到感悟,得到灵感。
三联生活周刊:你一直提到要尽量按照原著去演奏,而不仿照别的音乐家的演绎,那么,你理解的原著与别的音乐家有分歧怎么办?
宁峰:古典音乐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乐器为音乐服务,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这类伟大作曲家的作品都属于这类。另一类是音乐为乐器服务,比如帕格尼尼的小提琴作品。尊重原著是对第一类作品处理的第一原则(至少现在是),决定自己怎样演奏这类作品的根据就是乐谱,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对乐谱版本的选择要很仔细的原因。当然,每人对原著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好比同一个重音标记,同一个强弱标记,具体到处理的时候肯定人与人都不一样,但这都是非原则性的分歧,是不会影响到相互的欣赏和合作的。
三联生活周刊:谈谈未来几年内你最渴望演奏的作品。
宁峰:我现在基本把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的经典小提琴作品都演奏过了,接下来希望能够更多演奏一些20世纪的作品和比较偏门的乐曲,拓宽曲目量。
相关音乐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