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曲目试听

试听:小河淌水——选自鲍元恺先生创作的《炎黄风情》管弦乐组曲之“云岭素描”

  鲍元恺先生创作的《炎黄风情》管弦乐组曲“希望西方人通过他们熟悉的形式了解中国民歌,也让我们自己通过民歌的旋律了解西方的管弦乐形式”,本次演出的是其中一些最令人耳熟的作品。一首以台湾原住民曲调描述山地风情、人物的民歌《阿里山的姑娘》曾经传遍大江南北。四川山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反映土家族人民上山岗劳动的喜悦心情,乐队全奏贯穿全曲,铜管乐器粗野的呐喊,弦乐从压抑到爆发的转接,以及定音鼓的狂燥敲击,表现了雄性勃发的阳刚之气。欢腾热烈的山西民歌《闹元宵》表现了元宵节之夜人们兴高采烈的心情。乐曲以铜管的引子和唢呐的曲调把人们带到了一年一度的元宵晚会气氛之中。

鲍元凯 炎黄风情讲解
http://www.bh2000.net/classic4/baoyuankai/byk04.htm


试听:芦花

  歌曲《芦花》是词作家贺东久、作曲家印青于2004年为总政歌舞团排演的大型歌舞《一个士兵的日记》创作的一首作品。《芦花》的歌词简练、质朴,意味深长,极富画面感且诗意盎然。词作家把“芦花”、“大雁”、“秋光”、“红花”等景物连接成一个个情感符号,仅用八句歌词,就把一个姑娘送郎参军时既恋恋不舍,又期盼情哥哥在部队早日立功的心情刻画得细致入微。歌曲的旋律纯朴、优美、情真意切。

  歌词: 芦花白,芦花美,花絮满天飞。千丝万缕意绵绵,路上彩云追,追过山,追过水,花飞为了谁?大雁成行,人成对,相思花为媒。情和爱,花为媒,千里万里梦相随,莫忘故乡秋光好,早戴红花报春回。情和爱,花为媒,千里万里梦相随,莫忘故乡秋光好,早戴红花报春回。


试听:火把节

  《火把节》创作于1963年,2003年修改,同年随上海交响乐团赴美国11城市巡演广受好评,演奏长度8分钟。选自风俗交响套曲《云南音诗》,是中国著名作曲家王西麟采用云南少数民族民间音调用交响手法写成。全曲有四个乐章,《火把节》是其中的第四乐章。也是最后一章。(前三章分别为1.茶林春雨2.山寨路上3.夜歌)。火把节是云南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之一,表现身穿盛装的男女青年载歌载舞的情景。现在演的《火把节》穿插三种不同性格的舞蹈主题:有矫健刚劲的男子舞蹈,婀娜多姿的女子舞蹈,欢腾热烈的群众舞蹈,最后乐曲在紧锣密鼓的舞曲声中结束。

  《火把节》现在经常被国内外著名音乐团体单独演奏,是带着强烈中国元素走进了世界音乐殿堂里为数不多的作品之一。


试听:瑶族舞曲

  管弦乐《瑶族舞曲》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作曲家以民间舞曲《长鼓歌舞》为素材用管弦乐的手法,丰富、生动的展现了瑶族民众欢歌热舞的喜庆场面。乐曲用优美的旋律,表现了能歌善舞的瑶族人民的生活情貌。据说,该曲先由刘铁山有感于粤北瑶族同胞载歌载舞欢庆节日场面,以当地传统歌舞鼓乐为素材创作了《瑶族长鼓舞歌》,后由茅沅将该曲的部分主题改编为管弦乐,最终完成了这首中国管弦乐作品中的奇葩。
相关音乐会
2025年7月
S
M
T
W
T
F
S
   
1
2
3
4
7
8
9
10
14
16
21
22
23
24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