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恩斯坦,“他所留下的空白是难以填补的”
他既是指挥家、又是作曲家、也是教育家,在每一个领域,他都取得光辉夺目、众人难以逾越的成绩,他的艺术造诣举世推崇,国际舆论认为,“他所留下的空白是难以填补的”。他就是美国杰出艺术大师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 1918-1990)。
有着犹太血统的伯恩斯坦生于美国马塞诸塞州。1935年考入哈佛大学,师从辟斯顿、EB希尔学习作曲。后入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学习指挥。1941年任波士顿交响乐团助理指挥。师从谢尔盖·库赛维斯基和弗朗兹·莱纳。

1943年,25岁的伯恩斯坦临时代替生病的瓦尔特上台,指挥了三首难曲中的难曲(理查施特劳斯的《唐吉诃德》、舒曼《曼弗雷德》序曲与瓦格纳的《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而大获成功,自此在乐坛上崭露头角。

伯恩斯坦自1943年起频频担任纽约爱乐的客席指挥,在1958年升任为该乐团音乐总监,成为第一位获得指挥国际级乐团殊荣的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他在任的12年间,开创了该团的黄金时代,其间他曾荣获“桂冠指挥家”的称号,从此一举确立了第一流指挥家的名声。这12年间号称纽约爱乐的黄金岁月(1958-1969)。期间,他还和乐团拍摄了一系列电视节目《年轻人的音乐会》,对古典音乐在美国年轻族群中的推广,有极大的作用。从1945年开始,伯恩斯坦成为第一个录制电视古典音乐讲座的指挥家,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他去世前。
1969年,伯恩斯坦自纽约爱乐退休后,转往欧洲发展。他在欧洲最重要的功绩,是与维也纳爱乐保持长久而良好的关系,在DG留下许多经典录音,因此维也纳爱乐颁给伯恩斯坦“荣誉副同志”的殊荣。
此外,伯恩斯坦还与众多世界一流的乐团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包括以色列爱乐乐团、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等等。
1989年12月23日和12月25日是伯恩斯坦永远被值得纪念的两天,伯恩斯坦在柏林指挥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地点分别是柏林爱乐厅和音乐会堂。当时正值柏林墙倒下,伯恩斯坦将交响曲中席勒的欢乐颂改为《自由颂》。伯恩斯坦对此说道:“我肯定,贝多芬会同意咱们这么做的”。超过20个国家,一亿人通过电视转播收看了这场音乐会。
视频欣赏:伯恩斯坦的《坎迪德》序曲
(伯恩斯坦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伯恩斯坦的音乐创作主要在交响曲和音乐剧两方面。他的音乐剧如《西区故事》、《坎迪德》、《在小镇上》等一上演就一炮而红。《西区故事》之所以别具意义,就在于它把百老汇音乐剧带进音乐厅圣殿。虽然伯恩斯坦的音乐剧要比交响曲有名得多,但他最有深度的作品还是他的第二交响曲《焦虑的年代》和第三交响曲等。
11月17日,广州交响乐团将奏响伯恩斯坦的两部经典作品,音乐剧《坎迪德》序曲以及第二交响曲《焦虑的年代》。
音乐剧《坎迪德》创作于1956年,又名《老实人》或《天真汉》。其序曲灿烂刺激、充满活力,是音乐会舞台上常演不衰的曲目。《焦虑的年代》是一首有钢琴独奏的交响曲,取材自英国著名诗人奥登的同名诗作,讲述的是二战后四个美国人在酒吧中探讨人生、孤独和希望。这部交响曲不仅在表面上拥有美国爵士乐的洒脱风格,更是作曲家宏大精神境界的代表。
在线购票
有着犹太血统的伯恩斯坦生于美国马塞诸塞州。1935年考入哈佛大学,师从辟斯顿、EB希尔学习作曲。后入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学习指挥。1941年任波士顿交响乐团助理指挥。师从谢尔盖·库赛维斯基和弗朗兹·莱纳。

1943年,25岁的伯恩斯坦临时代替生病的瓦尔特上台,指挥了三首难曲中的难曲(理查施特劳斯的《唐吉诃德》、舒曼《曼弗雷德》序曲与瓦格纳的《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而大获成功,自此在乐坛上崭露头角。

伯恩斯坦自1943年起频频担任纽约爱乐的客席指挥,在1958年升任为该乐团音乐总监,成为第一位获得指挥国际级乐团殊荣的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他在任的12年间,开创了该团的黄金时代,其间他曾荣获“桂冠指挥家”的称号,从此一举确立了第一流指挥家的名声。这12年间号称纽约爱乐的黄金岁月(1958-1969)。期间,他还和乐团拍摄了一系列电视节目《年轻人的音乐会》,对古典音乐在美国年轻族群中的推广,有极大的作用。从1945年开始,伯恩斯坦成为第一个录制电视古典音乐讲座的指挥家,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他去世前。
1969年,伯恩斯坦自纽约爱乐退休后,转往欧洲发展。他在欧洲最重要的功绩,是与维也纳爱乐保持长久而良好的关系,在DG留下许多经典录音,因此维也纳爱乐颁给伯恩斯坦“荣誉副同志”的殊荣。
此外,伯恩斯坦还与众多世界一流的乐团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包括以色列爱乐乐团、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等等。
1989年12月23日和12月25日是伯恩斯坦永远被值得纪念的两天,伯恩斯坦在柏林指挥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地点分别是柏林爱乐厅和音乐会堂。当时正值柏林墙倒下,伯恩斯坦将交响曲中席勒的欢乐颂改为《自由颂》。伯恩斯坦对此说道:“我肯定,贝多芬会同意咱们这么做的”。超过20个国家,一亿人通过电视转播收看了这场音乐会。
视频欣赏:伯恩斯坦的《坎迪德》序曲
(伯恩斯坦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伯恩斯坦的音乐创作主要在交响曲和音乐剧两方面。他的音乐剧如《西区故事》、《坎迪德》、《在小镇上》等一上演就一炮而红。《西区故事》之所以别具意义,就在于它把百老汇音乐剧带进音乐厅圣殿。虽然伯恩斯坦的音乐剧要比交响曲有名得多,但他最有深度的作品还是他的第二交响曲《焦虑的年代》和第三交响曲等。
11月17日,广州交响乐团将奏响伯恩斯坦的两部经典作品,音乐剧《坎迪德》序曲以及第二交响曲《焦虑的年代》。
音乐剧《坎迪德》创作于1956年,又名《老实人》或《天真汉》。其序曲灿烂刺激、充满活力,是音乐会舞台上常演不衰的曲目。《焦虑的年代》是一首有钢琴独奏的交响曲,取材自英国著名诗人奥登的同名诗作,讲述的是二战后四个美国人在酒吧中探讨人生、孤独和希望。这部交响曲不仅在表面上拥有美国爵士乐的洒脱风格,更是作曲家宏大精神境界的代表。
在线购票

相关音乐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