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简介

指挥:夏小汤
  杰出的青年指挥家,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常任指挥、中国爱乐乐团驻团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师。1981年生于北京,自幼学习钢琴,16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跟随著名指挥家俞峰教授学习交响乐队指挥。大学期间,成绩优秀,连续五年获得学校的各项奖学金。2002年被学校保送进入研究生。2005年毕业留校担任指挥系主科老师和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成为中央音乐学院历史上最年轻的主科老师。2006年荣获第二届全国指挥比赛第一名。 2007年开始任中国爱乐乐团助理指挥。2009年任中国爱乐乐团驻团指挥。曾经应邀指挥过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天津歌剧舞剧院、中央歌剧院、北京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等,并与众多国内外著名演奏家和作曲家合作过大量高水平的音乐会, 均获得巨大成功,赢得了当今乐坛的高度赞誉。
  2005年同深圳交响乐团合作第一届中国作曲博士作品音乐会,所有作品均为首演,获得空前成功,赢得了在场几十位音乐家和终身教授们的广泛赞誉。2006年带领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录制并出版发行了马思聪先生的《大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双小提琴协奏曲》。年底CCTV电视台又录制了夏小汤指挥的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交响乐》。2007年再次执棒深圳交响乐团成功举行了第三届中国作曲博士作品音乐会。之后开始长期与中国爱乐乐团合作,成功地在全国进行了多次巡回演出。2007年年底和Akiko Suwanai一起在北京和广州演出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2008年指挥中国爱乐乐团在北京大学演出并讲解德沃夏克《第八交响乐》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喝彩。2009年指挥中国爱乐乐团和广州交响乐团在国内首演了André Jolivet 的作品。
  作为中国青年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夏小汤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乐团的发展和建设,统领该乐团在全国一些城市和高等大学举行了几百场音乐会。2008年赴韩国首尔演出理查斯特劳斯《唐璜》和拉赫玛尼诺夫《第二交响乐》,其激情和深刻的音乐表现感动了全场观众,获得了空前成功。2009年在中国国家大剧院演出了马勒《第一交响乐》 柏辽兹《幻想交响乐》等大型交响作品,每次演出均受到观众和音乐家的好评。



小提琴:宁峰
  1981年出生于四川成都,四岁起在父亲的熏陶下随文有信老师学习小提琴。 1992年,宁峰考入了四川音乐学院跟随我国著名小提琴教育家胡惟民教授学习,在校学习期间,曾参加了1995年在英国达亭顿举行的国际夏季音乐学校,受到了国际著名小提琴家胡坤和 R-里奇的指点。1997和1998夏天,宁峰连续两年入选代表中国的7名小提琴学生参加了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市举办的“晨兴音乐桥”中加国际夏令营,他的演奏得到了加拿大专家们的高度赞赏。 1997年,宁峰参加了在日本高崎举行的第五届国际高校艺术比赛,在200多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综合大奖和小提琴组第一名。次年,宁峰受比赛组委会邀请在日本东京、京都、大阪、高崎等地演出,并在JVC胜利公司录制了唱片。
  1998年秋,宁峰被世界著名音乐学府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以全额奖学金录取,跟随我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胡坤教授继续深造。在胡坤教授的精心教导下,宁峰在小提琴演奏和音乐修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99年初,大师梅纽因勋爵在皇家音乐学院举办了巴赫作品大师班,在听完宁峰演奏的巴赫《恰空》舞曲后,大师评价他的演奏“几乎如我想象的一般完美!”。紧接着,梅纽因邀请了宁峰参加了在德国举行的“梅纽因基金会”的庆典音乐会。1999年3月8日,大师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封推荐信里写到:“他(宁峰)的演奏深深地打动了我……他的音乐天赋与才能将使他的前途一片光明。”5天以后,大师在柏林与世长辞了。
  1999年末,宁峰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蒂博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了“弗朗索-斯卡博”奖。2000年,在英国举行的“梅纽因国际青年小提琴比赛”中获得了第二名;一个星期后又获得了英国皇家爱乐协会颁发的“艾·安德森”奖。2001年2月,宁峰获得皇家音乐学院颁发的“威格莫奖”,并于6月4日在这座世界知名的室内乐音乐厅---威格莫厅举行了音乐会。同年五月,宁峰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伊莉莎白女皇国际音乐比赛”这项世界顶级音乐赛事中与近百名优秀年轻小提琴家经过五个星期的角逐获得第五名,这也是继其导师胡坤教授于1985年获得第四名以来,中国大陆选手取得的最好成绩。两个月之后,宁峰又获得了“伦敦奥利多里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2002年,宁峰获得了英国音乐家慈善基金会颁发的“艾·英国”奖学金,并在莫斯科举行的柴可夫斯基音乐比赛中获得了现代作品演奏优秀奖。在皇家音乐学院学习的五年里,由于其出色的表现,宁峰还获得学院颁发的“罗斯”奖和“维·派瑞”奖。2003年在学业结束时,宁峰成为了皇家音乐学院建校近两百年来的第一个以满分成绩毕业的学生。毕业以后,宁峰被授予了“皇家音乐学院会员(ARAM)”封号,这一封号是专门授予给在专业上取得优异成绩的皇家音乐学院毕业生。
  2003年9月,宁峰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约阿西姆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了第三名,随后他被柏林音乐学院录取,跟随安·玮特哈丝教授学习,攻读演奏家学位。同年11月,他获得了第13届伊·高尔法斯小提琴比赛第一名。2005年,宁峰参加了第13届德意志乐器基金会比赛。赛后,基金会免费向宁峰提供了一把珍贵的1756年制作的瓜达尼尼小提琴。
  2005年6月,宁峰在新西兰举行的“迈克·希尔”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随后,在中国文化部的新闻网页上写到:“6月11日的奥克兰之夜,由于宁峰的获胜而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之夜。这位来自中国成都的天才少年以精湛纯熟的技艺和充满激情的表演,彻底征服了现场的观众和裁判,赢得了新西兰2005迈克·希尔国际小提琴比赛的第一名……宁峰的演奏技法纯熟,自然流畅,颇具大家风范,不论是演奏技巧还是艺术表现都更胜一筹。他的演出刚一结束,音乐厅内就立即响起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观众和裁判已被他出色的表演所征服,连他此前的其他对手也从观众席上起立,为他精彩的表演鼓掌喝彩。”
  2006年9月,宁峰获小提琴界最高荣誉之一,意大利热那亚举行的第51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金奖和两个单项特殊奖,并应邀使用意大利国宝 - 帕格尼尼自己的小提琴 - 1743年制瓜内里-德-吉苏“大炮”小提琴演奏。
  宁峰多次在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地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2006年6月在新西兰各地举行近一个月的巡演。宁峰还跟世界各地的许多知名乐团合作过,包括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匈牙利爱乐乐团、维也纳管弦乐团、伦敦莫扎特演奏团、比利时国家交响乐团、北德广播交响乐团、温尼泊格交响乐团、卡尔加里爱乐乐团和奥克兰爱乐乐团等等。2008年1月,备受关注的“宁峰2008年亚洲独奏音乐会巡演”在北京世纪剧院举行首场演出。同年,宁峰还与十多个交响乐团合作在亚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行了巡演。
  2005年初,宁峰在国内的第一张专辑《炫技燃情-宁峰小提琴独奏专辑》在中国发行。发行过宁峰录音的还有日本“Triton”唱片公司、比利时“Cypres”唱片公司及荷兰“Channel Classics” 古典频道唱片公司。2007年初,“Channel Classics” 古典频道唱片公司为宁峰录制的一张帕格尼尼作品专辑在全球发行。
  宁峰旅居柏林,现在使用一把由德国提琴制作家Peter Stefan Greiner于2007年在波恩制作的小提琴。
相关音乐会
2025年9月
S
M
T
W
T
F
S
 
1
2
3
4
8
9
11
15
16
17
18
21
22
23
24
25
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