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目详情
第一乐章:开 海
景建树 曲

美丽的南粤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古百越先民们早在秦汉以前就开始了出海经历,他们用探寻海外世界的勇气开启了一条海上道路,编织着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世代延续的辉煌。

大气恢弘的潮州锣鼓引子吹响了中华民族开拓海上丝绸之路的号角;欢腾的快板,音乐情绪热烈振奋,令人欢欣鼓舞;充满浓郁岭南音乐风格的慢板,深情而优美,如歌如梦;再现的快板及尾声,气势磅礴、激越豪迈,象征着中华船队乘风破浪、一往无前,表现了人们对海上丝绸之路美好的向往。

本乐章从宏观上表达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对海洋的情怀与畅想,体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建设海洋强国的坚定信念。



第二乐章:祭 海
韩兰魁 曲

祭海是出海远行前的重要仪式,出海的人们在祭拜南海神的时候,祈愿海不扬波,出入平安。

乐思是从面对大海的呼唤中开始的,音乐主题表达了虔诚的祈望和真切的感悟。对位化的写作体现了乐思的多重含义;调性的自由移位表达了人们在出海前对故乡的无尽眷恋;配器音响的立体化则追求对大海的诗意描绘。

本乐章通过对祭海仪式的刻画,表现了人们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美好愿景。



第三乐章:远 航
张 坚 曲

乐曲的结构是一个复三部曲式。在号角齐鸣的前奏声中,庞大的船队开拔起航。

A段的第一主题(由前奏的动机演化而出)表现船队在海天一色、波浪起伏的大海中徐徐前行;第二主题由轻快地弹拨乐奏出,表现船员们在碧波粼粼的海面上心情格外开朗,满怀对遥远国度的探索与向往。结束部中号角齐鸣的音乐再度出现。

B段运用了较为罕见的将展开型中部与呈示型中部加以综合的写法,第一部分是将A段的两个主题动机演化成一个新的主题在各个调上展开。第二部分是一个新的素材,表现天色渐晚,乌云密布,继而狂风暴雨、恶浪滔天,船员们英勇无畏,齐心协力,艰难、顽强地与惊涛骇浪搏斗。

展现部的A段和辉煌的尾声,展现出庞大的船队战胜种种困难,气势磅礴、昂首奋发地向着胜利的彼岸驶去。

本乐章表现海上丝绸之路的航船在远航中与命运抗争的场景。



第四乐章:异 域
张晓峰 曲

航线串起了一个个国度,处处充满着异域情调。一条繁华的海上贸易商道,一座辉煌的东西文化桥梁,一条韧长的人类交流纽带也随之繁荣并生生不息。

作品选用了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的民歌及音乐素材作为曲式发展的重要依据,曲体结构显示中华船队与异国风情的主题音乐相互穿插、相向而行,通过对马琳巴、钢丝筝、康加鼓、小三弦和啵咧等特色乐器的旋律写作以及采用复调、对位的创作技法,加深了对异域风土人情的渲染。

本乐章表现中华船队途经各国与当地民众贸易交流的热闹场景。



第五乐章:乡 愁
赵季平 曲

面对茫茫大海,思绪却停留在家乡,想起了乡亲们那忙碌的身影,那份乡愁涌上心头。

是啊,艰辛的航行,乡愁是一种说不出的痛,也是孤独无助时最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漂泊海外,对亲人的思念、对家乡的眷恋,临行前父母的嘱咐,妻儿的守望,孩童的嬉戏,那一幕幕场景浮现在眼前......

乐曲采用了广东民歌《落水天》、《月光光》和广东音乐《彩云追月》的动机,营造了乡愁的朦胧印象。作品为再现性三部结构,音乐主题通过调式色彩的不断变化引深主题内涵;中段略带童趣的小快板音乐主题是在不断变化的调性中,使音乐形象逐步丰满起来。

本乐章表达远航中对亲人、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六乐章:归 来
蓝程宝 曲

烟波浩渺、千帆竞逐,经历千辛万苦,海上远航,终于归来。乐曲描绘了从海上丝绸之路远航归来的人们,受到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大家载歌载舞尽情地表达着喜悦之情;音乐嘎然而止,描写了亲人相见时的感人场景。古代最重要的商贸工具——算盘,敲响了它,寓意着丝路贸易,中外商品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形成了一派繁荣的商贸景象。海上丝路精神一直激励着广东人以活跃的商品经济姿态屹立于世界经济舞台。

本乐章表现归来时的喜悦情景、一派繁荣的贸易场景。



第七乐章:新 梦
房晓敏 曲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穿越历史长河,顺应时代潮流,进入新世纪,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乐曲引子与第一乐章《开海》遥相呼应,音乐的主题动机采用了《赛龙夺锦》、《月光光》及《惊涛》等广东音乐元素与旋法,新颖的现代和声语言、时尚的流行节拍韵律,以磅礡大气的音乐情绪,憧憬未来,抒发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豪迈情怀。
相关音乐会
2025年5月
S
M
T
W
T
F
S
       
5
7
12
13
14
15
19
21
22
26
27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