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小贴士】民族乐派
今年是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诞辰150周年,全球各地都会举行音乐会来纪念这位推动芬兰独立的伟大音乐家,星海音乐厅自然也不例外。听西贝柳斯,首先要知道一个概念,就是民族乐派。

民族乐派的产生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个重要现象。由于西方各国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有一些国家的浪漫主义运动是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进行的,音乐史一般称之为“民族乐派”。民族音乐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受到了人们日渐强烈的关注,在东、北欧一些国家,出现了一批致力于振兴本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他们的作品以反映本民族的历史和人民生活为题材,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深厚的民族感情,同时大量运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捷克的斯美塔纳、德沃夏克,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柳斯,俄国的格林卡和以巴拉基列夫为首的“五人团(强力集团)”、柴科夫斯基以及后来的哈恰图良等。

民族乐派音乐的特征,从题材内容来说可以分成以下4类:

第1类,取材于本民族的历史和传说,描写人民反抗异族压迫、反抗暴政的斗争故事,歌颂民族英雄、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作曲家借此影射现实,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比如格林卡的歌剧《伊万·苏萨宁》,鲍罗丁的歌剧《伊戈尔王子》,西贝柳斯的《图内拉的天鹅》等。

第2类,描写祖国的美丽山河、人民生活风俗和伦理道德、民间传说等,充满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具有深厚民族感情和强烈民族意识的作品。如斯美塔纳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第2首《伏尔塔瓦河》、德沃夏克的歌剧《水仙女》、格里格的许多钢琴抒情小品等。

第3类,直接抒发作者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内心感情的作品。如德沃扎克的《自新大陆》交响曲和《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等,都包含着抒发作者对祖国、故乡生活的深切怀念之情。

第4类,虽然数量不多,却是直接表现现实的民族阶级斗争的作品,如西贝柳斯的交响诗《芬兰颂》,对当时芬兰民族解放运动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后被誉为芬兰“第二国歌”。

在艺术风格上,各国民族乐派的音乐丰富了欧洲音乐的语言和风格,为世界音乐的多样化增添了色彩。民族乐派的作曲家大量运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并创造性地与西欧传统音乐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技巧相结合,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视频:《芬兰颂》芬兰广播交响乐团
相关音乐会
2024年4月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5
16
18
22
23
25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