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巴斯蒂安·舒克:生死印象


钢琴家与作曲家塞巴斯蒂安·舒克似已找到一种超脱凡俗的角度去领悟生死命题的核心要义。这种充满艺术成熟感的境界是所有艺术家或者说所有人——都在努力期望达至的。先不着急去深究他是如何突然取得这种质变,我们倒是想首先关注在他音乐中新近呈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紧张感。这种紧张感并非单纯来源于节奏的加快。在他的旋律行进中,迂回曲折的音乐走向带出了一种略带邪气的急躁;谐和与不谐和音程的快速切换也加剧了乐曲的张力。两位功力深厚的鼓手(鼓手Diego Pinera与拉丁打击乐手Pernel Saturnino) 也拥有把原本明快鲜亮的音符迅速罩上一种噩兆梦魇之气息的能力。而舒克本人,更是经常把黑白琴键变幻为丰富多彩的音乐调色盘,用栩栩如生且细致入微的声响材质和曲调雕琢了这张《生命与死亡》(Life and Death)专辑,使它充满了狂放跃动与冷峻阴沉平行呈现的独特气质。

舒克的音乐作品有着深邃的思想与视野,让人不禁觉得这位作曲家简直就是一个精通哲学的印象派艺术家。他在这张专辑里发展出了极复杂的情绪体系。在舒克饱含动态表达的演奏中,对生命万千形态的隐喻随处可见。听起来让人恍惚觉得,这是在艺术旅途上与德彪西与拉威尔这两位印象派音乐巨人的并肩同行。而这段与印象大师同行的音乐之路,最终汇聚成了这张以形态主义为点,印象主义为面的专辑。我们可以听到音乐家对音色内生变化的不断试探,利用高密度和弦中的细微变化去表达音乐含义,最终上升至用错综复杂的音乐结构去表达人们在面对生死问题时的永恒焦虑与精神挣扎,以及因无法摆脱这种焦虑与挣扎所产生的怨怒。类似的怨怒,我们在瓦格纳的《帕西法尔》里感受过。就算舒克没有对这部歌剧进行复刻式的回放,他起码对其中的关键音乐走向进行了再现。这张出色专辑中的核心曲目《心悸狂想曲第一号》就充分昭示了舒克在自己作品中构筑独立音乐灵魂并对它予以全心寄托的抱负。

面对整体性格如此特立独一的音乐,人们不禁要去探究乐队领头人是如何把个性迥异的乐队成员拧到一块儿的。从热情洋溢的打击乐手Pernel Saturnino和Diego Pinera到萨克斯手Dan Freeman在专辑里的演奏,我们都能看到塞巴斯蒂安鲜明的主导痕迹。所有乐队成员在作品理解与音乐诠释上都做到了与Schunke形成共鸣,可见舒克本人在对乐队有着绝对控制力之余,对自己的音乐更是有着当仁不让的自信。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位爵士钢琴作曲家是一位独裁者,恰恰相反,他给予了每一位乐队成员充分的表现空间。以贝斯手Marcel Kromker为例,他在专辑中就充分展现了自己难以抑制的音乐创造力。其他乐手如Dan Freeman(萨克斯)也不例外。而在这些乐队成员的尽情即兴表达之上,舒克仍然以坚定的乐思统领全局,没有让这张专辑失去在音乐方向上的完整性。每个乐手都在发声,但无疑这仍是一张属于塞巴斯蒂安的专辑。

(本文为塞巴斯蒂安2011年发布的专辑《生命与死亡》的评论,Raul d´GAMA文,原文登载于LatinJazzNet.com。11月1日,塞巴斯蒂安率领的柏林四重奏将演奏专辑中的《Susanne》)
相关音乐会